1
“谈恋爱是不是太费时了?我如果拿和男票腻歪的几小时,去读书、做题、健身,会不会更有性价比?”
——摘自某作者文章的留言
我不知道你看到这段留言的感受是什么?
反正见着“性价比”三个字,我瞬间愣怔。
2
我不太喜欢“性价比”这个词。
有些人提到的所谓“性价比”,无非就是赚到的比付出的多,占点小便宜。
谈恋爱和读书做题健身,皆非商品,怎么能有“性价比”之说?
让我们结合心理学,再来看那段留言。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五大需要:
谈恋爱是归属和爱的需求,“读书、做题、健身”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两者是一个人不同层次的需求。
每个人的需求程度不同,随之对“合算”的认知也不同。其实这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而且对于一个人来说,都是必须的,二者不是二元对立的非此即彼。
谈恋爱是美好的,是人生的重要体验。一个人如果没有谈过恋爱,不会飞速成长。
读书、做题、健身也是重要的,而且可以马上看到想要的结果。
比如,读了一本关于思维导图的书,你可以学到一些新的知识,运用到读书笔记中。
比如,做了一种类型题目,强化了解题能力,分数可能就会在短时间内有所提高。
比如,坚持健身一两个月,你就会拥有美丽的腹肌,性感的马甲线,改变你的状态。
这些关乎于你一个人的事情,努力一下,出成果可能会快很多。
显然,谈恋爱,不是一个人的事。两个人的事就变得复杂了,可控性急剧下降。
当我们用商品交易的视角来讨论这些需要的性价比时,合算不合算的背后,是患得患失的心理。
所谓的性价比,说到底,这是关于一个人活法的选择。
3
在某种意义上说,人生总是公平的。一辈子追求性价比的人,很难碰上让他怦然心动的时刻。
因为他们不知道除了“凑合”,还有“惊艳”,除了“划算”,还有“甘愿”,除了“均衡利弊”,还有“赴汤蹈火”。
说市侩也好,说功利也好,其实都是匮乏感作祟。因为不够多,所以会有牵强的取舍。
年轻的时候,读堂·吉诃德觉得他对着大风车挥舞长矛愚蠢可笑,现在再读,却被他身上过时的骑士精神,那种“我追求我的,你不必理解”的任性,以及对浪漫理想主义的追求而深深打动。
虽然他一生没做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但我觉得他活得很值。
《那些年》里,沈佳宜曾对柯景腾说: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是徒劳无功的。
当时柯景腾没懂。几年后他才恍然有悟,原来关键只在于那些事情是否足够美好、足够值得。
4
今天早上,我和老公一起送儿子去幼儿园。一家三口,大手拉小手,沐浴在晨光中,其乐融融。不紧不慢的自在状态,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平衡生活。
望着路上行色匆匆的人们,老公说了句很有意味的话,“如果你过的是你喜欢的生活,那么活一天就是赚一天;如果你过的是你讨厌的生活,活一天就是亏一天。我们现在就是每天赚得盆满钵满。”
回想起十几年前,我从某中学准校长的位置上裸辞,下海创业,经历两次彻底失败。
最惨的时候,口袋里只有七毛钱。肚子饿了,连买个土家烧饼也买不起。
第三次转战电商,因为前几年在市场上积累的创业经验,学习了成功者的心态,终于赚得了第一桶金。后来开始理财,才逐步走向财务自由之路。
前几天遇到以前学校的同事,一听说我在家带孩子,都说大材小用,觉得我辞职太可惜了。因为当时和我同一期的后备干部,现在都是校长级别了。
可能在他们看来,我做了件“性价比”很低的事,但他们不知道,正是因为这些年的折腾和历练,让我人到中年收获了淡定从容和年轻心态。
其实,我很享受带孩子的时光,能和孩子共同度过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年,太值得了!
行文至此,关于那段留言,我想说的是,其实人生有很多版本,谈恋爱也好,读书做题健身也好,无所谓哪个性价比更高。
如果一定要界定一个性价比最高的活法,我觉得其实就是“我乐意”。
Hi,你好,我是JK不二子。
简书心理专题上半年度推荐作者,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自由撰稿人,前斜杠青年(教师/营养师/美容师/培训师/网店店主/摄影师),现专注写作阅读,心灵成长。
如果你想了解我更多文章,可以关注文集: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启发,就请顺手点一下“❤”,或者关注一下再走啦。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