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说过一个“关注圈”和“影响圈”的模型。你知道但不能改变的事情,是关注圈。你能影响并改变的事情是影响圈。
“如果一个人专注于“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那么他们的能量就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放大。反之,如果一个人全神贯注于“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情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那么他们的能力就是消极的,会导致影响圈日益缩小。”
以前单位有一个小同事跟我抱怨说单位的领导为什么不能像父母一样爱护员工呢?先不说他将职场和家庭两个场景的运行模式搞错了,就说这种抱怨背后一定是把“影响圈”和“关注圈”搞错了。他把自己工作环境变好寄托在别人的改善之中,而不是从自己的影响圈做起。也许他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自己的交换价值。如果工作环境中有人恶语相向,正确的做法还是从自己的影像圈做起,给他人正向期待,那个人也会在逻辑自洽的自我修正中和你的相处关系变好。
键盘侠通常喜欢专注关注圈,他们喜欢把问题归结为“社会风气越来越坏”,“还是中国人素质太差”,这些分析也许对也许不对,但都是个人不能改变的事。
日常生活中,我是那个务虚的理论派,常常被务实的行动派指责。理论派专注在关注圈,显得高大上,却没有切实的效用,行动派不然,他们积极的在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得向他们多学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