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初对独立电影的理解
独立电影,大概意思就是比较独立的电影吧。
首先我觉得它在制作方面是相对比较独立的,没有宏大的制作团队,就有那么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凑在一起编编拍拍,再修修改改。其次他又独立在不受其实任何人或者事物的控制。在我看来,现在拍电影的那些大导演们,不是接受过良好的电影方面的学习教育,就是在影视界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他们在拍电影时必须要被很多条条框框管束着,这个理论那个理念都是必须要去遵守的,不然会显得像个“局外人”。但是独立电影导演是可以去按照自己的想法打破常规的,虽然他们在思想上是自由的,但却不是随意的。
一个太有思想的人往往都是不会被认可和被接受的。我在最初学这个专业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在最开始知道第六导演时,像什么娄烨、张元、张扬,对于他们我听到过最多的形容就是哪部片子被禁了,哪部片子找不到资源的,这可能就是大部分独立电影的下场吧,不但不能送到院线上被大众关注,还要在出世没多久就这样被扼杀,然后那些导演们再乐此不疲的继续与抵制他们影片的人或者制度抗衡,周而复始。
最初觉得这可能就是一种相对性的概念,有能公之于众的影片,就得有“拿不上台面”的影片;有主旋律的影片,就得有剑走偏锋的影片。大概就是这样吧,所以才会有很多独立电影导演一直致力于做自己的工作,人活着总得干点什么吧,就像导演曹保平所说的,“好电影总得说点什么”,那些票房刷刷的电影真的好多都不知道他们究竟想说些什么,所以还不如让自己从这个圈子里跳出来,自己玩也挺好的。既然融入不进这个时代,就一直抗衡下去吧。
不知道这些独立电影导演是不是这么想的,但是我对独立电影最初的理解就是这样,在还没有认真的接触过他们的时候,就是觉得这些导演只是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拍电影,不用迎合观众的口味,不用因为制度的限制改变自己的初衷,总之就是在思想和行为是都是比较独立的。
二.对独立电影的新的认识
原来对独立电影的认识就是它与生俱来的独立性,现在通过看了一些影片和书籍,在听了老师的讲解之后,对独立电影又有了一些别的认识。
小成本、小制作,一说到独立电影所有人脱口而出就是这个,我也不知道想不通怎么去界定这个小成本的问题,这也应该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吧。因为对于有些人来说,十万、二十万都是小钱,而对于有些人来说一万元的投入都是奢侈。所以这个问题应该是导演高兴就好了吧。
我认为独立导演有较大空间进行独立创作,他们的影片主题都体现了他们的自由表达,在题材选择上比较关注社会底层的人物和一些边缘性的事件,说好听点叫“人文关怀”,说难听点就是“把现实丑恶的一面展现出来”吧。
导演王小帅对其的表述就是:“它涵盖最多的意味就是独立两个字。独立的存在、独立地表达、独立的观点,但我认为,当时我们好就好在并没有因为独立而显得失衡,所有好的独立电影都暗含着现在大家都在提的价值观,这个是九十年代初独立电影的出现最为重要的一点,它把视线和关怀的触角放在每一个个体身上。”(导演王小帅在知乎上的回答)
中国电影当前的焦点话题不是艺术问题,而是商业和票房的问题。 而现在独立电影导演不会刻意的向这两个靠拢,更多的是体现电影的个性表达,对传统的创作观念能进行大胆的批判。所以我认为独立导演是有较大空间进行独立创作的,他们的影片主题体现了他们的自由表达,在题材选择上也比较关注社会底层的人物和一些边缘性的事件,说好听点叫“人文关怀”,说难听点就是“把现实丑恶的一面展现出来”吧。
现在我知道有体制这一说法,知道很多独立电影导演是在同体制做着斗争,也或者说他们拍摄的影片是独立于体制之外的,但是我觉得现在很多独立电影导演又在一步步向着体制靠拢,慢慢的也走上了院线,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我觉得可能这就是他们想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些什么,然后被大家看到才能真正的产生些影响。
三、通过我看过的影片谈独立电影
最早知道的独立电影导演就是中国第五、六代导演了,那时候还不知道独立导演这一概念。最早看过的一部片子就是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对这个电影的理解就是他没有太多华丽的电影语言,画面和镜头也没有现在的商业电影张弛有力,但是表现的内容却是现实的、让人绝望的,这可能就是大部分第六代导演在自己的影片中对人生的困惑和对边缘人物的叛逆人生的关注和思考吧。
后来看过的就是李杨导演的《盲山》、《盲井》和贾樟柯的《小武》这类的影片了,看这类电影跟当时看《十七岁的单车》是一样的感受,会觉得画面缺乏美感,但是却能被这些影片中人物的命运吸引,不是因为多么具有戏剧性,而是把人一步步推向绝望的那种揪心感让人久久难以释怀。
“商业电影为了迎合观众对感官刺激的需要常常把社会病态当常态”。这应该就是独立电影与之区别在所吧,导演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愤懑,表现这个社会中的各种弊病,所以不得不把大众自以为的美好的的东西毁灭给人观众看,不可避免的对现实中存在的种种病态进行剖析和解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