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出门带孩子出去玩,到了要回家的时间,就是我们拉锯战的开始。一次,两次,三次的宽容,孩子还是不愿回去。于是,一股怒火不由升上来,战争即将爆发。
这种场景几乎在每个有孩子的家庭都会发生,我们父母一般的回答都是:宝宝,时间到了,我们准备回家了。”玩的开心的孩子说:“不要‘,我还要在玩。”作为父母的你可能会回答:“我再给你五分钟,时间到了地走。”五分钟后,孩子又开始哭,指责孩子的不准时不听话的语言就冒出来了。
在这里,其实我们是帮孩子做了要走的决定。可是他并没有意愿要走,这是在强迫他走。要是换个方式,我们只做我们的决定呢,不干涉他的决定呢。
我们跟孩子这样说:“宝宝,6点了,我要回家做饭了,不然我晚餐就没着落了,我要走了。”这里,只提出我的需求,不涉及他,要他自己有想回家的动机;妈妈要走了,那我也想走。
当然有些孩子可能并不关心妈妈的离开,那么我们就需要看看有什么方法可以产生他可以跟你一起离开的动机。例如,回家有好吃的,回家有点事看等,站在他的角度去引导孩子,而不是站在我们的角度压迫孩子。
如何能站在孩子立场呢。第一,我们需要判断孩子的自主动机是什么;第二,主语转换,明确表达“我”要做什么,或者我现在面临的选择是什么;第三,询问孩子:你打算怎么做,等待孩子做出选择,第四,坚决执行你的计划。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让她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父母是最好的角色是教练,不是保姆,指导孩子如何做,放手让他自己去历练,孩子会变得更勇敢,更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