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的崛起也伴随着一大堆介绍知识管理的公众号,我们这几年看过太多知识管理的分享,明白了一些道理,每每对自己本来的观念冲击也蛮大。但还是会忽略一项基本功,就是清单式思维。清单式思维是所有知识管理技能的蹲马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
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一开始是来源于工作。去年我换了工作以后,面对新的业务和事情,太新、太多、太乱!很多事情扑面而来,虽然也有同事可以教我,但往往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所以我只能尝试自己整理并列出清单。无论是所需的材料,还是所需的步骤。
整理出来的好处有三个,一个是使得自己记忆的负载降低,抛弃掉一些无效记忆,凡所需步骤工作,只要看清单即可,避免自己遗漏。第二是便于之后调用,以后再碰到相同任务,调用清单即可。第三就是容易沟通,之后同样的任务,交给别人、或者让别人协助,直接给出清单,清楚!高效!
最近,我对清单式思维的认识又升华了。这几天参加了李叫兽的14天训练营,李叫兽是我所特别崇拜的一位商业分析与文案达人。他在训练营上传授的技能,我觉得就是很强调清单式思维。如果我刚才讲的,还只是工作中的一种清单思维,那这里,就升级为了一种思考的清单式思维。
首先,清单式的思考,可以启发你的思考,扩展你思考的边界。这类似于数学中的一种寻找答案的穷举法。
举个例子,比如商业分析上,要寻找我们的产品或者服务能满足用户什么需求,那么李叫兽首先总结了一套需求清单,一般来说,所有的产品或服务能满足用户无外呼十大类需求。然后当你分析满足什么需求时,就可以把这10种需求都去套一遍。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有可能本来你没想到的点,通过强制的,这种清单式的一个个套,就能启发到你,我试过,效果很好。
第二,清单式思考,可以用于自检。刚才提到的是启发,但启发后,你想到的需求靠不靠谱呢?李叫兽又设计了六大类问题清单,通过自己询问自己这六个问题,来综合的判断靠不靠谱。
细细一想,我们的思考不就是这样吗?美食家吃一道菜,不就是从色香味这系列问题去判断吗?风险经理思考一笔信贷合适不合适,也不是从各类问题上进行判断吗?只不过有时候我们太熟练了,把这些问题清单内化成自己的潜意识而不自知。
我发现,所谓的专家,都是有一套自己的清单思维模型,碰到问题除了清单过一遍(可能他自己都没意识到)之外,如果发现问题的答案或者结果与自己的判断有误,那他可能就会下次修正自己的清单。通过不断的迭代自己的这份清单,慢慢成为更厉害的专家。
巴菲特的好朋友穷查理一样有他一个所谓错误清单,其实就是思考投资的清单。有了错误清单,碰到投资问题过一遍,你就知道哪个项目靠谱哪个项目不靠谱。
清单式思维可以使你省力,可以启发你,使你找到你思维的盲点,并让你自检观点。如果没有这样一套清单式思维,我们很多时候都是脑袋中碎碎念地瞎想。
同时,清单式思维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经验那么重要,正是因为大量经验的积累,才能让一个人用熟清单,能够快速辨别答案,并可以不断修正。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有着几十年经验,但仍然成不了专家,因为他的经验从没有帮助修正他自己的清单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