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没有更新,原以为今天有些空闲时间,能够提笔成章、一气呵成,谁知脑中空空如也,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来。
持续两个月来的高强度工作,连看朋友圈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读书看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书到用时方恨少”,要写点东西出来,硬生生拍脑门也没用,只有倒逼输入,现抓现用。
“倒逼”这个词现在时常听到。例如"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又如“通过信息化倒逼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各行各业的问题动辄倒逼,倒逼则灵。也许在许多领域,“倒逼”的确是这样大显身手的。但毕竟,“倒逼”是一种被动行为,终归是“非常规”的方式。说得好听些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说得不好听则是“牛不喝水强按头”“揣一脚才挪一步”。凡事还是尽量不要等到“倒逼”的地步才行动,要发挥主动性,“不待扬鞭自奋蹄”,变压力为动力才好。但在顺序驱动乏力的时候,通过倒逼启动再上路,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回到写作上来,就是因为要输出,所以倒回去输入。通过输出提高输入的目的性,同时用输入强化输出,得到即时反馈,不断循环,产生一种复利效应。所谓的倒逼机制,其实是一种对于“以终为始”理念的遵从,所有的行为最终都要产生价值。
不禁想起中学时的一个物理问题:变压器是先有输入电流还是先有输出电流?若先有输入电流,为什么还是输出电流决定输入电流? ——豁然开朗。
想清楚了“顺势”和“倒逼”背后的逻辑,就不会再有“苦逼”的感觉。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