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语言的学习,语文和英语的学习有多少相似和不同之处呢?若是一个新生儿,在同等的条件下,学习的路径应该是类似的。倘若是一个一年级的学生,两种语言就出现很大的差距。作为母语的口语,她早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和交流。我们需要做的是再丰富一些,再深入一些。而作为外来者:英语来说,它更像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那么面对一个中文有些理解基础的孩子,如何把这个外来者引入进来呢?
我利用自己很无知短浅的认知能力来理解:应该跟中文学习类似吧?何不从故事和歌曲入手?
从女儿大半个学期的学习情况来看,儿歌和字母的学习是主角。我也跟女儿沟通过,小故事也是有的,具体占据课堂上多少的成份,我是不大清楚的,此刻倒是有种盲人摸象的感觉。几天以后的考察期,能够对南明的英语体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一定是值得期待的。
既然是从故事和歌曲入手,那么今天我就开始了挑选故事之旅。好在陪女儿读了这么些年的中文绘本,经典的故事也是知道一些,首先我想到的就是色彩大师:Eric carle。
理由:1、色彩明快,有趣又美丽。
2、故事结构有很强韵律,不断重复的节奏,非常符合孩子的心里需求。
3、故事情节简单,又不乏幽默搞笑之处,孩子们几乎没有不喜欢的。
4、故事孩子们熟悉,课堂的气氛可以活跃一些。
于是我很容易就把目标锁定在了这两本绘《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他们都是大师的经典之作,几乎捕获了全球孩子们的心。今天已经把这两个绘本的PPT框架做了出来,为此,还通过百度学习了一些做幻灯片的小技能,不能不说也是很有趣啊!
更大的收获来自于我对这两本书进一步的了解,即便是我已经读过几十遍,当我站在不同的视角来看书本的时候,就发现,一本书被我浪费了很多细节啊。
毛毛虫里面有一周七天的韵律,也有数字不断增加的节奏,更有长时间耐心的等待。棕熊里面不但让我们认识了各种动物,还认识了特别多的颜色,蓝色的马你见过吗,它看上去特别多酷喔!
给女儿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曾尝试过用歌谣的形式唱出来,当然那只是我胡乱唱的。今天借助于互联网,竟然真的也有演唱的版本,比我自创的版本自然要好听许多。
明天的任务是要完善这两个绘本的PPT,在如何把这两个故事讲的更生动一些,如何跟孩子们互动这些细节上面再琢磨琢磨吧。
OK,除了这两本,还有一套书令我念念不忘,那么就是小猪和大象故事。我和女儿都特别的喜欢,我也从中选出了一本有趣的故事,准备把它也放入我的备选方案中。
理由:
1、画面简洁又不失细微的表情和细节,
2、故事非常搞笑幽默,孩子们肯定会喜欢,
3、课堂的互动性会很强,因为除了身体,可以引入肢体动作,
4、这样的故事不但好玩,还很“走心”,让孩子体会更多。
关于这个故事,我还不大确定对于一年级零基础的孩子来说,是不是太难了一些,等细节完善后,给女儿讲一遍,看看她的反应再做下一步的深化吧。
上面说了绘本,接下来我要准备的就是儿歌童谣了,选择也不难,因为我家就有这一套非常经典的图书,每一首歌都非常好听,每一个故事都很精彩,我打算从中挑选两首歌出来尝试。前面是故事为主线,这里就是以音乐和旋律为主线了。一直认为这些韵律童谣,是孩子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甚至是再孩子们初期接触到这么语言的时候,占有非常大的份量。毕竟都还是处在浪漫期的孩子们,那就这样天真浪漫的磨耳朵和积累,不是很好嘛!
至于自然拼读法,我所了解的实在是有限,待到我做一些功课后再了思考一二吧!其实就我个人的第一反应来看,我们现在的一年级就开始以自然拼读的方法来学习字母,似乎还是过于精确了些。当然对于事物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这样的猜测,很明显也是胡说八道而已。
写到这里,面对即将到来的讲台,我心里越发的犯嘀咕起来,我几乎什么也不懂:
1、课堂上可以说中文吗?占有比重是多少?说少了孩子们会不会听不懂,说多了会不会影响学习英语的效果?
2、孩子们的互动情况怎么样?如何控制课堂的节奏和氛围?
3、课堂纪律如何管理
4、出现突发状况时如何处理呢?
我当然知道这些都是我的假想敌人,站在一无所知的对面,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要相信自己,还有就是做好充足的准备,哪怕,这些前期的准备,我到时候统统用不上,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