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周围人眼中的斜杠(女)青年——叶小绘٩( 'ω' )و
两年的时间,从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变成了职场妈妈、自媒体作者、手绘达人、兼职书法老师、未来插画师…都说”妈妈是超人“,以前我的理解是妈妈不知疲惫的付出,自己成为妈妈后,觉得更重要的是自我成长和突破。
这两年正好赶上“知识付费”热潮,从一个见到好课就买就上的“知识焦虑症患者”,慢慢地明确了自己学习的方向,与绘画相关,与美育相关,与育儿相关。
虽然还不够专注,偶尔遇到不那么值得的课,总觉得这是必经阶段啊,就像当年读书的时候,没有见过“糟粕”,怎能鉴别出“精华”。
因为知识付费课程,也再次点燃了我的学习力,甚至比学生时代更刻苦更高效,这其中经常运用到的一种学习工具就是“思维导图”。
最早接触思维导图,还是我学生时代超级畅销的一本书叫《学习的革命》,当时还特意跑到省图书馆去听了宣传讲座,跑书城淘书。但是忘了为什么,最终也没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日常学习生活中。
这两年接触了思维导图软件,用了一段时间感觉很枯燥,基本上做完了来一遍就不想打开看第二遍了。
直到我遇见《涂鸦笔记》,知道了“视觉笔记”这个概念,才慢慢体会到了这种看似复杂、花里胡哨的笔记的真正作用:“逼”着你去独立思考、发散、归纳,让思考过程变得有趣又有调理。
其实好看的思维导图有很多,我比较偏爱手绘好又不复杂的↓
你会发现,思维导图和视觉笔记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
1.都运用到了视觉化的表达,通过关键词、颜色、结构、符号等元素,可以呈现课程、演讲、会议、读书笔记等内容。
2.都需要信息提炼抓取能力。思维导图一般会选择关键词进行抓取,然后呈现。视觉笔记则更强调对信息输入、重组、内化和呈现能力,可以把理解为升级版的思维导图。
不同之一:结构布局
在网页上搜索思维导图你会发现,整体结构几乎是固定的,是由一点向四周扩散,好像大树生长一样,从主干出发不断分支。
而视觉笔记的版式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布局灵活,有无限的发挥空间。可以结合你要表达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布局方式。
不同之二:呈现方式
思维导图一般有三种模式,全文型、全图型和图文结合型。因为结构的限制,导致图形的使用非常受限制。
视觉笔记最重要的是“图文并茂”,更加生动活泼,这种视觉化的直观表达无疑会调动更多脑细胞,更有利于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
正如《视觉笔记术》作者卢慈伟所说:视觉笔记把想象带入你的思考,展开大脑思绪的空间,帮你飞向高空,鸟瞰全局,于是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
不过在中国,思维导图相对于视觉笔记似乎有更庞大的“市场”和更广泛的认知,也许是因为引入比较早的原因,而且用软件制作思维导图非常便捷、便于储存、无需纸笔手机就能搞定的优势也相对存在,所以无论是视觉笔记还是思维导图,选择适合你的或者说你喜欢的记录方式就好。但是要明确:记录本身不是目的,系统化输出、学以致用才是。
通过前几次的分享,相信小伙伴们对“视觉笔记”都有了比较感性直观的了解,那么遇到具体的听课、演讲、阅读、总结等情景,如何一步步绘制视觉笔记呢?以后的文章会陆续放送哦,敬请期待!
记得关注“一张叶小绘”,更多独家教程和手绘素材都在这里静静等待,让我们持续行动,遇见更好的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