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看了霍炬个人公众号的一篇文章《网络霸凌、收费阅读和内容创业》,文中从一个小的切入点谈“为什么免费的好文章会越来越少,以及为什么创造好内容的人逐渐把自己包裹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作者观点是:“互联网从一切免费的田园牧歌时代走到今天的封闭和收费,有两个主要问题。一个是网络霸凌,或者叫做语言冷暴力,另外一个就是盗版。”
网络霸凌这个点很有意思。推特CEO说“我们不断流失核心用户,因为我们没能处理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喷子问题。”这和近年豆瓣的使用体验有点类似。推特甚至做了一段视频教用户使用block/mute/report(约等于豆瓣的拉黑/不显示某人提醒/举报)。
这篇文章一闪念间激发了我脑中好几个问题,比如“为什么豆瓣上的好文章越来越少/有趣的ID越来越不活跃”、“为什么微信公众号文章这种丑陋的URL竟然会大行其道”。尽管细想下来,霍炬的结论有点粗线条(当然他这篇文章只谈了网络霸凌一个方面),然而思路很有启发性。
网络社区在变化
在网络社区里,每个用户都既是信息的生产者又是信息的消费者,只是不同用户在两方面的比重不同。作为资深豆瓣沉迷者,近些年在豆瓣的直观(主观)感受是:从前那些诚恳、有料、动人的文章和讨论变少了(当然并不是没有),越来越多的是碎片的文字(广播)、图片(或图多于文的图文帖)、或者所谓鸡汤文写手文。在豆瓣之外,也能看到博客在衰落,以图为主的轻博客、朋友圈更兴盛。侧重于生产内容的网络写作者,很多都从博客转向了微信公众号。
在我看来,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移动互联网和手机拍摄的普及,改变了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习惯:人们有了更便利的分享生活状态的方式(同时也占用注意力和时间),而不像博客时代不得不局限于以文字为主的交流;同时移动设备对于书写长篇文字的不便以及移动上网把时间碎片化,都增加了普通用户写作长文字的障碍。
对于有意愿或有习惯进行网络写作的用户,情况略有不同。
试列举一下网络写作的目的或驱动力:
- 自我整理学习笔记、思考或情感状态。(如果纯粹为自我整理,可能会选择笔记软件。)
- 分享。(自己写下的东西自认为多少有一定价值,分享给需要的人。)
- 交流,获得积极反馈。(写作者多少会对读者的赞赏和有价值的批评有一定期待。)
- 获得物质回报,或作为获得物质回报的准备阶段(又称学习积累和练笔。)
公开可见的好文章越来越少,直接解释就是公开写作的驱动力变少了。那么总结起来的具体原因可能有:
- 社区氛围:网络霸凌确实是一点。上网的普及和网络社区用户群的增大,难免会带来讨论背景的不确定、网络社交礼仪的摩擦乃至语言暴力。直接被骂的人固然不开心,其它用户也会发觉社区氛围在变化,戾气变重,有营养的交流变少。
- 潜在的机会成本增加:当近年的自媒体造就了许多高流量写手的高回报(软文、广告)时,这也会对公开的网络写作形成一种消极反馈,不管写作者是不允许自己写这种东西还是即使想写也未必做得到,这种比较会让写作者潜意识感受到写作那些“费力而无用”的文章的机会成本和缺乏成就感。
由于驱动力变少和诱惑变多,很可能从前有写作习惯的人会变懒、拖延、嫌麻烦而不写了,或者新的用户群的写作习惯也较难培养起来。
当然,真正有写作意愿并有行动力执行的人仍然保持着写的习惯,但他们也会选择更方便自我整理、更能获得积极反馈的平台,如独立博客(更自主)、公众号(受众广)。
总结起来就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造成了用户群体的数量、构成、上网习惯的变化,进而造成了网络社区氛围和内容的变化。
免费-付费、开放-封闭
用户在互联网上为数字产品(包括内容、软件、服务)付费习惯的出现,最重要的原因是:在线支付变得容易了(支付宝和微信功不可没)。从免费到付费是一个从0到1的质的变化,付费多少只是量变。从前人们即使想为网上的东西付费,哪怕只是付1块钱,都要承受在线支付的不便和风险。如今整个支付链条变得简单便利,用户自然会在付费和寻找替代品(包括盗版)之间选择成本和风险更小的方案。知识产权的加强倒是一个次要方面,主要是使得寻找盗版难度和风险更大,以及当越多人有付费习惯后这样做的舆论导向发生改变(从前花钱买软件可能会被当傻瓜,现在付费订阅可能成为一种时髦)。
“免费-付费”与“开放-封闭”这两个方面虽然有相关性,然而并不重叠,可以看成是两个不同维度:
- “免费-付费”维度:从免费到付费是一个从0到1的飞跃,然后付费金额是变量。
- “开放-封闭”维度:从可以接触到的人数或想要接触的难度来界定。[1]
有质量的交流需要一定的共同背景(情感联络、知识背景等),所以参与群体的筛选始终是必要的。从前的上网机会、新社区刚出现时的知名度,都决定了社区用户有一个粗略近似的背景。随着上网用户群体的扩大,就逐渐有了进一步筛选的必要。即使是像豆瓣这样比较长尾、用户分散在很多个平行世界里的社区,都难免发生跨世界的碰撞摩擦鸡同鸭讲。所以相对封闭或提供权限细分机制的社区,并不仅仅是避免网络霸凌,也是筛选用户以使交流有一个共同背景。
关于“免费-付费”与“开放-封闭”,扩展起来可以讲很多,比如过去几十年中开源软件和开源技术的影响力,现在没有能力和精力做这样的深度分析。简单来说,与其说互联网的精神是开放,不如说互联网为信息的流通和管理提供了空前的便利,然而信息是有价值的[2],不同定价的效果取决于市场规律和供求曲线;开放程度则是传播、交流、协作的管理机制,以开源软件为例,其发布渠道(人人可免费下载)、交流平台(注册的讨论区,并需遵守社区规范)、开发协作(负责人审核)分属不同粒度的开放,毫无限制的开放就像平均主义一样不可能产生有意义的结果。
另外信息的价值有时效性。软件通常只关心最新的若干版本,大众新闻或用户日常交流的信息通常只有当时的价值,而有些内容(如重大新闻、文学作品、评论、乃至个人的学习思考笔记)则可能有更长的时效性。开放的互联网可以被检索,简洁可读的URL更容易被保存管理引用,对于封闭的内容平台来说,如果想要保证长时效的信息仍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则需要相应的存档和检索机制或重发布机制。以微信公众号来说,因为是封闭平台,如果写作者发布的内容没有同步到其它开放平台,则很难被搜索引擎检索到(而像从前的博客、豆瓣日记,有一部分是会被搜索到而重新被阅读的);至于微信公众号文章这种丑陋的URL,我现在认为并不是必须的也不是好的设计(但因为微信这种信息模式的优势而得以流行),比如霍炬的文章最后贴出的链接,无论如何很难称之为美观优雅。
豆瓣:兴趣社交,你往何处去
在众多社交网站中,豆瓣是一个异类:
- 开放:除了广播和设置了权限的日记相册小组,几乎全站可被搜索引擎检索,而且不需登录即可查看全文。
- 多样:虽然仍然以书影音为核心,但包含的功能模块多而杂。(产品经理的噩梦)
- 自主:用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自己决定怎么玩(广播、小组、写东西、标记收藏),甚至怎么不玩——豆瓣可能是少有的提供了注销(账号自杀)这种机制的社交网站。
- 兴趣社交(长尾):虽然没有严格定义,但如果与主题社区/垂直网站(针对某个专业或主题领域)、名人大V社区、熟人社交相比较,豆瓣的兴趣社交的特点可以被动地界定出来:用户来豆瓣不是针对特定的主题和话题,用户关注的人大部分既不是名人也不是线下生活中认识的人,一个以很难界定的有趣联结起来的社区。
当看到Facebook、微信长盛不衰而且越发兴旺,同时豆瓣上有趣的人和有价值信息呈流失趋势,作为与豆瓣相伴十年的人,不免自问,难道熟人社交才是主流?豆瓣的兴趣社交要怎么办?
尽管有趣和有价值比较难界定,甚至对于每个用户自己来说,其标准也不大说得清而且可能会随时间变化,但从社区氛围、用户创造内容的意愿、交流的质量几个方面,还是可以理出一些思路。
ID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安全性即不容易丢失或被盗。稳定性指的是用户不会轻易换(小号、马甲)。实名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是最高的。如银行账号(专业术语叫KYC政策,Know your customer,充分了解你的客户)。绑定手机也是提升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措施。
尽管匿名网络社区部分用户对实名制和绑定手机(相当于准实名制)有所顾虑,但提升ID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好处很多:
- 简单方便:不需要记不同账号,不容易遗忘丢失。
- 线上线下闭环(O2O):网络ID几乎可以作为虚拟名片,如Facebook、微信甚至微博都有类似作用(LinkedIn、Github更是对职业都有作用);而豆瓣ID除了在读书会之类较文艺的场合很少会亮出来。[3]
- 更有意愿在ID上投入:比如豆瓣阅读电子书,如果换ID或注销就会造成一定损失(损失不算大,但会影响使用体验)。
- 更会爱惜名誉:如果被拉黑或被曝光,改头换面卷土重来的难度较大,当然不能完全避免。
豆瓣这种可以轻易注册和注销的机制,对ID的稳定性是不利的。
熟人社交和用户筛选
熟人社交的一大优势是起到了用户筛选的作用,同时因为了解较多的背景,信息更容易有价值(与自己有联系),比如一个认识的人做了什么去了哪里要比一个陌生人同样的状态更有意义。
但豆瓣的特色正在于非线下熟人的兴趣社交(当然有选择地从线上到线下的转换是经常会发生的,行话称为“面基”)。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关键问题不在于熟不熟人,而是:提供用户筛选,增加了解。尽管兴趣联系相对于线下联系较弱(也许对于特定用户是更强),但这一点是可以从豆瓣功能上和用户使用上加强的。可以把友邻称为“兴趣熟人”。
比如豆瓣书影音里的好友评分/短评,就是用户筛选的一个成功例子。
避免用户被过度打扰
被过多不想要的信息打扰或者被骚扰(网络霸凌)会消耗精力、影响情绪,甚至造成精神压力。上面引用的霍炬的文章主要在谈这个问题。
豆瓣目前提供的相关功能包括:仅朋友可见,黑名单,不再提醒,禁止回复。但是还不够,比如广播无法设定可见范围和禁止回复,无法让内容对所有人可见但只允许作者关注的人回复讨论(既保证内容的开放又保证讨论的质量),等等。
豆瓣的转播现在看来是一个不好的设计:它提供了信息快速传播的机制,但造成了上下文和背景的缺失,会打破平行世界,与用户筛选的原则背道而驰。
- 对于转播的人,转播之后,友邻对此发表什么看法,看不到。
- 对于看转播的人,很可能是时间线里突然出现一个陌生人的广播。
- 对于被转播的广播主人,除非是愿意收获赞和关注的人,否则,当转播数过百后,会被赞得不厌其烦,当广播下的回复超过几十个后,通常就不会有太有意义的信息了,只剩下重复的“好看”“在哪拍的”之类的短语,而上面的回答也不会有人看。
转播更应该改成类似转发、ReTweet的机制(想想微信根本没有转发功能,只能转发公众号文章,并不明显影响其信息传播效率)。既要保证信息快速传播的机制,又能为兴趣熟人提供相对封闭的讨论空间。
创造积极反馈,促进用户生产内容
用户生产内容(UGC)是网络社区的核心。
其实强化了兴趣熟人的联系和背景了解,短文字和图片也可以变得有意义,成为高质量内容。比如相互较为了解的人对某个事件的评价,不需要长篇大论,言简意赅,一说就懂;友邻走过的路看到的风景,拍下来也是有意义的交流。
豆瓣也可以提供类似公众号的打赏机制,为花精力创造长文字的友邻提供获得鼓励的条件。打赏不会成为主要营收,但用户对创造了好文章的友邻表示感谢请对方吃个冰激凌或喝杯咖啡,是加强情感联系;对创造者来说,这种反馈也会比成本只有几秒时间的点赞多一点成就感。
电子书作者和专栏订阅是另一回事。但豆瓣阅读的受众和使用习惯还不够广。
总结:ID稳定性、用户筛选、避免打扰、积极反馈
以上4块内容,是大方向的指导原则,具体的功能设计、UI、技术实现有很多细节,还需要相应的用户调研、数据支持。但我想,这个思路要比豆瓣APP上面那些首页推荐、小事、群聊之类试图把相似内容(尽管是编辑和AI努力挑选的)扁平地推荐给所有用户要好得多。因为有意义的信息在于与用户的关联,因而用户筛选才是问题的关键。
用户筛选这个词也许不是最合适,听起来有点精英主义的“原罪”,但这种筛选是对等的,本意是,为每个人筛选出TA所关心的人。从最终效果上,称为社区隔离、平行世界也许更直观。
理想状态下,豆瓣可以把平行世界划分得更好,很多人关注的重要信息会快速传播,好的内容会逐渐传播到更多的受众(包括首页推荐、一刻等),交流讨论主要集中在兴趣熟人圈内部(和谐高效有质量),而豆瓣上用户创造的内容保存在开放的互联网上,在多年之后,仍然有一部分内容会发挥着价值(被搜索,被阅读,与未来的读者发生联系)。
同时我也发现该怎么更好地使用豆瓣了:少转播,多创造,清理关注,加强与友邻的联系了解。
结语
这篇文章不是一篇逻辑清晰的分析文章,更接近于边想边写的思考笔记。
回到开头霍炬的文章。其实付费与封闭并不等价,避免网络霸凌也可以有更灵活的做法。网络社区可以在免费-付费、开放-封闭之间保持一个优雅的平衡。
补注
[1] 比如《参考消息》的“小参考”和“大参考”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开放程度。
[2] 想读一下斯蒂格利茨的信息经济学。
[3] Facebook和微信的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统一登录(OpenID),比如说现在很多APP提供用微信、微博等账号直接授权登录,不需要必须再用手机或邮箱注册。统一登录对终端覆盖率和ID的稳定性会相互强化,而且影响巨大。在手机上的安装率,也许没有哪个APP能跟微信相比。正是这种终端覆盖率造就了微信公众号更庞大的受众和阅读率,使越来越多的内容创作者转向了公众号,尽管其排版麻烦、发出后不能修改、信息封闭、URL丑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