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友们好,今天我们一起复习《论语》颜渊第十二的第十三、十四、十五章,我们先恭诵一遍: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我们先看第十三章: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我们先解读文义:
听讼,就是审案件。
犹人也,就是和别人一样。
无讼,就是没有诉讼。
这一章的意思是: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和别人是差不多的。不同的是,一定要把诉讼的事情完全消灭才好!”
好,我们将原文恭诵一遍: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接着我们复习第十四章: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我们先解读文义:
这里的居字,自古有居家、居官、居心三种讲法。家有家政,居家以孝友治家,不能懈倦。居在官位,所得的俸禄,都是由人民纳税而来,更不可懈倦。就居心而言,无论治家治国,心都要公正而无倦。居家居官,都要办事。办事就是行。无论办任何事,自始至终,都要把心放在当中,不能偏私。这就是忠。
这一章的意思是:
子张问政治。孔子说:“在位不能疲倦懈怠,推行政事要出之于忠心。”
好,我们将原文恭诵一遍: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最后我们复习第十五章: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我们先解读文义:
博学于文:文,是指《诗》《书》礼乐,一切典章制度,著作义理,皆属文。博学始能会通,然后知其真义。
约之以礼:礼,犹体。躬行实践,凡修身、齐家、从政、求学一切实务皆是。约,要的意义。博学之,当约使归己,归于实践,见之行事。
弗畔:畔同叛,就是背离于大道,有离经叛道之意。
这一章的意思是: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背离大道)了。”
好,我们将原文恭诵一遍: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最后,我们将三章的内容一起恭诵一遍: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今天的复习结束,以上仅仅是简单的义理分析,祥细的解读请看本平台之前的名师讲解。感谢大家谢谢,我们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