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被定为的开悟者克里希那穆提

无法被定为的开悟者克里希那穆提

克里希那穆提是这样说的;观察者即被观之物,思想者就是思想本身,思想者将它和思想分开是为了自保和永远存续下去。也因为如此,思想者才会让想法永不中断,因为中断意味着它的消亡。头脑就像一台永不停止的收音机,不断在播报关于自己的过去和未来,有时让你微微一笑,有时能让你惆怅低落,有时让你开心,有时让你沮丧,有时让你恐慌,有时又让你愉悦。总之每一个时刻都会让你体会到不同的感受,这些感受就是你千变万化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大部分都是因为你的想法,就是你的念头触发的,每个人每天都有几万个想法,想法根本停不下来,想法本身不会带来问题,而是我们对想法的认知让我们陷入痛苦中,也就是说影响我们的是你对想法的反应和应对,这个应对才是重中之重,才是问题所在。如果你能知晓你当下每一刻的心念、情绪和感受,还知道这些内在意识流的活动都是你内在认知的投射,那你就做到了克氏说的观察。当你体悟到观察者就是观察之物、思想者就是思想本身,恐惧就是恐惧本身时,我们就进入了真实,进入的当下之是。就进入了真正意义的观察。

听上去想法尤为重要,克氏(克里希那穆提简称克氏)又说想法停止时那扇门就会打开,那又如何停止脑袋的想法呢?克氏给出了这样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做自己的观察者,唯有进入观察者视角,思想者才会被终结。简单理解就是让思想者不在思想,时间就不存在了,思维就被看到,思维就是想法,你就进入了另一个境界中。这个境界就是实相,就是当下之是。你头脑的想法也就被终止了。你能清晰的看到你的头脑在做什么,头脑中的想法又是如何影响你的认知和行为的。只要你不再被你的想法带走,他对你就完全无效,如如不动,这个时候你就是思想的观察者,头脑的观察者。你就是你的思想者,你就是观察本身。

那克氏用区别于先前的大师们讲了很多很多,那他到底讲了些什么呢?其实他就是在用大白话讲佛法,讲的就是你修行到每一刻你都能觉知到你的心念、情绪及感受,能够清晰的觉察到周围发生的一切,如人声、鸟声、汽笛声、树叶在动、虫鸟在飞,以你为圆心的周围几米几十米内全部的声音和万物的活动你都能尽收眼底,都能够警觉明了,包括你内心的每一个念头,这就是你彻底开悟的时候能够看到的。大部分的人读克氏的书是读不懂的,因为他书中的内容压根就不是读懂的。而是你要有这种体悟后,才能领会到他说的是什么,才明白他到底表达的是什么。跟《当下的力量》一样都不是用大脑能够读懂的书,不能用大脑那用什么?不是他们说的玄乎,事实如此,从文字层面真没法理解克里希那穆提在说什么,他讲的头脑、时间停止、思维、观察者等,都很难理解到底在说什么,实际上就是他彻悟后所看到的体验到的,并与没有开悟前做了对照。若你能大彻大悟也就能理解他说的是什么了。

克氏在不停的讲解他彻悟后的体验和感受,他一直不停的再说开悟后是什么样子,翻来覆去说,又说是什么阻碍你开悟等等。什么才是当下之是等等。而这里克氏说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关键点,不管用什么方法进入实相,在这之前先一定先有要有全然的觉知,唯有先有觉知才可能有后面的实相与开悟。因为进入那扇门必须肯定先要有觉知,佛陀并没有提到这点的重要性,他只是给觉知做了很多诠释,克氏是把觉知完全给后人讲明白了,也说清楚了。这也是修行者在修行路上被卡住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们始终认为去修心、打坐、修炼德行就能够开悟,错!大错特错,开悟不需要任何方法,如果你用上师、导师们的方法去做,那负责人的告诉你你永远不可能步入开悟,因为没有路径通往哪里,你越是用大师们说的那一套,离开悟就越远,所以开悟根本不需要任何方法、任何导师,没有路径通往那里,你只能独自一人在无边无际大海中航行,没有航标、没有路径没有任何可以抵达彼岸。

克氏之所以伟大,是他用很简洁简单的话说清楚了佛陀那一套解决方案是什么,说清楚了开悟是什么?和开悟后是什么样的,他用了开悟不是什么的句式反复的澄清,克氏讲了很多很多新的概念知识,实际上都是在说一件事情就是开悟后是什么样。只是异曲同工,克氏的追随者都有同感,似乎克氏讲了很多很多,最后感觉他好像什么也没有讲。同样佛陀讲经49年,最后告诉世人他什么都没有讲,那克氏跟佛陀一样是彻底的开悟者。他们之所以这样说,实际就是告诉我们开悟只能靠自己,不能依赖任何人,任何法门,任何经书,若你按照这些方法来,那你就走偏了,有可能永远无法觉醒开悟了。听从上师、导师、经书的都是阻碍你进入开悟的轨道,大师们只是再告诉我们,有开悟这回事我看到过,开悟后是什么样什么样的。后人呢,又把这些都过于神话了,搞得很神秘、稀有稀缺,实际上就是正念入定后的禅定状态,只是大师们持续在禅定中,普通人根本没法做到。这种状态就是念念分明,你完全知晓你正在做什么、想什么,每一个念头都逃不过你的觉知,你知道它何时升起何时消失,没有一个念头能够影响到你,犹如天空的云朵,时刻都在变幻,偶尔多偶尔少,幻化无穷。可它根本撼动不了天空。天空依然矗立在空中,如如不动,也是老子说的“道”,它就在那里、无影也无形,却孕育了万物,而从不对万物的发生发展有任何的干预,老子称它无为。

克氏有本书《重新认识你自己》写到:你不能依赖任何人,事实上并没有向导,没有老师,也没有权威,只有靠你自己——你和他人,以及你和世界的关系——除此以外,一无所恃,简单理解解脱你不能靠任何人,你只能靠自己,和与他人,与世界的关系。所以克氏讲了最核心关键点;你不能依赖任何人,你只能独自一个人在无边际的大海中航行,至于能不能找到彼岸只有靠自己。你不能按照任何人说的方法路径去寻找,只能靠你自己,但凡你依赖某位大师,都将陷入大师理论体系中,无法自拔,陷入这种理论循环中,你将无法看到真实的自己,更不可能看到实相,因为实相是怎么进入的大师们也无法用言语表达,必须要靠自己去领悟,别无他法。这也是克氏不断强调的核心关键。所以开悟是悟,而不是知道,不是按照大师们说的做,更不是去寻找,克氏说的也只是他彻悟后看到的实相,他告诉我们他是见到过实相的。所以大师们的言语、方法反而成为阻碍,你不能靠这些去领悟实相,这些全部都是阻碍,你只有摒弃全部的依赖、想成为、想达到,想实现等等内心的渴求,才有机会开启那扇通往真实的门,否则根本不可能解脱。

大师们只是告诉你彼岸真的存在,也说了他看到的彼岸是什么样的,见到时自己有什么样的变化,讲的非常的详细又清楚,至于你怎么寻找,如何找到,你只能靠你自己,因为他也讲不清这个是怎么找到的,并没有一张明晰的地图或者方法,路径,没有导师,没有路径,完全要靠你去领悟。这个悟可不是头脑的想与思考。他是意识的扬升,是临在,是智慧,是正念的力量。

克氏多次反复提到已知与未知、思想、头脑、思想停止、当下体悟、当下之是,时间停止,头脑停止等等很多这样的词,而这些词就是克氏教诲中的核心关键词,很多时候你感到克氏什么都说了,说了很多,可之后好像似乎什么也没有说,就像一道自然之光,他只是照亮。至于你在光里看到什么,取决于你本人的禀赋和悟性。看到之后你怎么做,如何进入也只能靠自己,光就像老子说的道,无影无形,但又存在。所以人类灵性的觉醒,只有看到光,感受到光,才会领悟到光,这个领悟就是彻悟,就是头脑的停止,时间的停止,就是当下之是,只有光才能照黑暗。


克氏的教诲有三个核心点:第一是你要领悟到观察者和被观物的关系,观察者就是被观物本身,思想者就是思想本身,恐惧就是恐惧本身,要去领悟这个,不然你始终会陷入到记忆、经验和恐惧当中,无法看清真实是什么。第二就是你要领悟什么是觉知,觉知的智慧无穷尽,他才是离实相最近的智慧,因为心智就是觉知的结果,它极度敏锐,而且具有高度的智慧。第三就是解脱你不能依赖任何人,没有导师、没有方法、没有路径通往那里,你只能靠你自己,别无他法。克氏始终围绕这三个方面诠释他领悟到的全部,很反复,实际上大部分他的书都是围绕这三点掰开了揉碎了讲反复讲,就跟道德经一样,不停的再告诉你道什么,什么更接近道,悟道的统治者又是怎么做的,总之就是不停的论证,不停的反复,就好比这本书也是如此。

那实相到底是什么?进入实相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好像似乎找不到词语来描述,说不清,道不明,反正就是那个状态,那种体验,就是跟现在完全不一样。也只有自己亲身体验过后才能够知晓,所以后人就给开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实际上他就是你的思维停止,就是你与当下的环境融为一体,你的内在彻底的安静下来,不带任何评判,你能清晰看到你的思绪,你能感受到外界微妙的变化了,就算一只很小的虫子飞过你也能觉察到,人声、鸟声、汽车行驶的声音,全部都能听到,平时你根本听不到,那一刻都能听到,你的整个世界安静下来,你感到愉悦安详,你不再奔向未来,也没有痛苦的回忆,那一刻你是全然临在,你全部的注意都在当下,你生怕会错过每一个美好的瞬间,那一刻的每个瞬间都是崭新的,你从未体验过,你全身充满愉悦、你不再控制,不想去再去那里了,只想静静地呆在这里,这里就是永恒,这里就是归宿。安详、平静、愉悦在每一个瞬间绽放。你入定了,这就是实相,就是正念中的禅定,就是当下之是。

克氏一直在用他的智慧宣讲彻悟后是什么,因为没有一个词语能够精准的表达出这种意境,所以他创造了很多词句去表达,尽量让大家能够理解,而,悲哀的是能读懂他的书人不多,因为他说的大部分人并没有体验过,他的思想具有颠覆性,常人无法接受和理解,有些人直接会说简直在胡扯,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做抖音号发克氏的经典句子时经常会有人这样评论,当然我也是不去理会。他最终也是再向后人表达,我们要解脱、要心灵自由,是没有向导、没有路径、没有导师、没有权威的能帮到你的,你只能靠自己,就像你一个人在没有航标的大海中航行,如何找到彼岸只能靠自己。克氏也只是给你讲了靠岸后的感受感觉、以及他看到了什么,所以唯有你到了彼岸,发生了彻悟,才可能理解克氏说的是什么,佛学称它为以心印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