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躬自省 且思且行
时间过得太快,一年很快就回去了,回想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点滴,有收获也有遗憾。
一、主抓阅读
和6班孩子第一次见面,我就讲阅读的好处,为了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我在一个月内想尽了各种办法,有对书目的计划,有让之前学生的推荐,更有对阅读点灯人的发起。无奈的是,好容易大家能沉下心阅读时,疫情来了,在家的阅读效果不大。本学期学生返回校园,虽说孩子们比上学期更懂事了,但我始终觉得,在阅读这块有些欠缺,所以我的着力点还是放在了阅读上。
先读快乐读书吧的书籍, 因为有课本第二单元做支撑,4本书的阅读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成效的,或阅读分享,或做思维导图,或做交流单,通过不同方式精读快乐读书吧的书。除了精读外国书籍之外,我还推荐他们读《雾都孤儿》、《悲惨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虽说仅有10几个能完成,但我还是在课上多次提到这些书籍。外国名著读完后,应该是在3月底。
因为仅剩3个月,我又把重点放在历史、红色经典、百科方面的阅读上。先引导杨松、荆政硕、崔轩宁、李语卿,开始读两套书《青少年读史记》《鬼脸历史课》,先把热爱历史的种子播撒,刻意引导他们在阅读分享、课前三分钟、日记分享三种方式,听听他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同时也想让他们影响身边的学生。红色经典方面,主要推荐《红岩》同时配合经典电影,力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月我们举办科技节,我开始借助科学开始搞漂流书,一个组四本书《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满满的五月,虽说参加了好多活动,但是孩子们也读了4本书。美食节结束,就意味着我们的复习时间开始到来。为了避免学生复习枯燥,我开始抓紧时间引导学生再次读之前读过的书《汤姆索亚历险记》《爱丽丝漫游仙境》《童年》《爱的教育》《史记》《红岩》等。
这一年的时间,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是学生能够静下来。阅读课上,15分钟的诵读一结束,学生很快拿起提前准备好的书,不会浪费一分钟时间,投入阅读。我想这也是保证学生在复习期间不会那么浮躁的主要原因吧,这个是难能可贵的。但还是有很多遗憾的,遗憾的是,每周一次的阅读分享没有坚持下来,日记中的优秀阅读分享,没有让优秀者上台去展示。另外最后两周,本来是要安排再读《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但是因为时间安排不够细致,没有实施。
所以,我觉得在阅读这块,自己要有规划,更要有总结。
二、大量积累
在积累这块,我觉得我们在时间和内容的规划上,还是不错的。
1.一开始我们背诵的是75首古诗、名句100首、123句成语、《论语》名句主要是在这学期开学的前一个月,利用每天的早读时间背诵,课前三分钟进行巩固。全体齐背诵、小组展示、抽号背诵,让学生大量背诵。
2.《晨诵暮读》因为是随单元主题展开的,我们在课本单元讲完后,拓展阅读。比如我们在学完第四单元的“理想与信念”,我们一起诵读《满江红》《中华少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配上音乐,学生的朗读情感充沛。3月-5月的阅读前15分钟都是诵读随单元的美文,孰能成诵。
3.《小古文》这块是比较难的。每周有一节古文课。在这节课上,是教学规程的:自己预习,借助注释,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记;听音频三遍,第一遍纠正字音,第二遍划节奏,第三遍跟读;看译文,理解内容;师生合作读原文译文,句对句理解,必要处强调字义(比如在学习《愚公移山》时的“以君之力,增不能损魁父之丘”的“之”就会联系我们在课本中学到的《学弈》一文)。小古文的学习以读为主,3月-5月的课前5分钟练习读,一般小古文两周学3篇,共学习了19篇。
6月份是复习周,我们就在早读、课前三分钟、阅读课15分钟,复习背诵学过的《晨诵暮读》《小古文》,拍视频展示在班级群里。
在积累这块,我做到了专时专用,保证90%学生掌握,而且随时复习,防止遗忘。需要反思的地方是在75首古诗和名句背诵这块只是会背诵,学生不会书写。
滴水能把水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简单的事情坚持做,用心做,相信结果不会让我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