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醒来,发觉自己好像没有睡醒,想睡个回笼觉,结果发现,回笼觉并不能让我们变得清醒,但还是拖着疲惫的身躯开始去学习工作了,白天的状态也不是那么高效,到了晚上躺在床上刷手机到十一二点钟,困了之后就放下手机睡了,而后重复前一天的节奏。这是很多人的常态,关于睡眠,我们现代人对此存在不少的误区,生活压力大,各种问题导致我们无法安然入睡,最近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更是让很多人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高质量睡眠更是成为了稀缺品。那么关于睡眠,科学家是怎么解读的呢?有什么需要避免的认知误区?
首先,睡眠是休息。这是很多人最常有的认知误区,我们认为睡眠只不过是休息那么简单,但实际上人在睡眠的时候,大脑是在高速运转的,简单地讲,我们的睡眠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是浅睡眠,一个是深度睡眠,浅睡眠的时候,我们大脑的神经元在快速传递着信号,回顾着当天所见所闻,对它们进行加工,进一步强化记忆。在深睡眠的时候,我们大脑是进入了一个平静时期,活跃度低,此时如果把人叫醒,脾气容易暴躁。科学家发现,我们人在睡眠的时候是对大脑进行清理的时候,把白天产生的那些代谢废物清除出去,良好的睡眠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让我们更容易产生积极情绪,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睡眠不仅仅是休息这么简单,它还是我们正常生存的刚需。
第二,以每天睡眠时长来衡量自己的睡眠效果。每天睡八小时,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并非所有人都是需要睡八个小时的,我们睡眠是按照周期来分的,一个周期是大概是90-120分钟,因人而异,这个需要我们来自己记录,计算周期比计算时长更为重要,比周期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睡眠的质量,睡眠科学家研究发现,决定我们睡眠质量的是我们刚入睡的那90分钟,只要我们能够保证这90分钟的睡眠质量,那么我们就可以保证后面的睡眠质量,一觉睡到自然醒。反过来,倘若是我们没有办法保证这90分钟的睡眠,那么我们就不可能有一个高质量的睡眠。
第三,我们可以自由选择睡眠时间,想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我们已经保持了几百万年了,这是刻在基因里面的,这也是自然规律,我们需要顺从,如果是夜晚忙工作,白天睡觉,这是违背我们天性的,并不能够让我们有充分的休息,昼夜节律已经恒定存在了许多亿年,我们一己之力想要去推翻它,这是不可能的。当然,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一些人在夜晚工作,如士兵在夜晚站岗巡逻,医生夜晚值班,治病救人。这一些都是非常重要而不得不做的事情,科学家建议,这样的工作,我们可以选择挑一段时间来做,如上半年去值夜班,下半年白天值班。人类还是有比较强的适应能力的,在夜晚工作的时候需要兼顾家庭,这是我们需要考虑到的一点。
以上三点,就是我们常见的睡眠误区,睡眠不仅仅是休息,我们是在恢复精力;睡眠的质量以周期来衡量,其中又以第一个周期为重中之重;睡眠的时间并不是我们可以自由选择的,我们只能够在有限范围内选择睡眠时间。能够意识到这三点,就表明我们已经能够比很多人更为理性了,下次衡量睡眠质量的时候,你是否会记得,到底是什么决定了睡眠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