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学以致其道 / 小人之过也必文 / 君子有三变

君子学以致其道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译文:子夏说:“各行各业的工匠在作坊里完成他们的工作,君子则通过学习来掌握道。”

“肆”就是工作室,“百工居肆”指各行各业的工匠,手艺人的作坊。“百工居肆以成其事”,百工想要完成工作,必须在工作室中实实在在的操作,把产品完成好。

可以与之类比的是“君子学以致其道”。君子如果想要去追求道,不能只凭空想,一定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要下苦功夫去钻研,如同百工在他们的作坊里不断的切磋、琢磨。

学者求道,不能只是坐在书房里凭空想象。任何真理都是通过不断学习而来的,不可能一下子就突然想明白。



小人之过也必文

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错误一定会加以掩饰。”

子夏说,小人如果犯了错误,一定会加以掩饰。比如,说错了话,一定不肯承认,而是给自己找理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若是已经发生,关键在于我们面对错误的态度。子曰:“过则勿惮改。”逃避承认错误,找借口、寻理由,是一种态度。勇敢地直面错误,不推诿、不怨天尤人,也是一种态度。不同的态度和言行结果塑造了不同的自己。文过饰非,或许某种程度上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害怕他人的评价,害怕承担责任。“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承认过错并加以改进需要莫大的勇气,也是接纳自己的一种表现。



君子有三变

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译文:子夏说:“君子会使人感到有三种变化:远远望去庄严可畏,接近他时却温和可亲,听他说话则严厉不苟。”

子夏可能是在跟他的学生们回忆孔子。子夏说“君子有三变”,描述的就是孔子三种不同的状态。

“望之俨然”:“俨然”就是庄严而有距离感的样子,别人不敢随便过去跟他勾肩搭背,不敢随便摸他的头,不能冒犯他。

“即之也温”:真的与他一起聊天,会发现他是一个随和、亲切的人。

“听其言也厉”:他说话精准而有说服力。古人讲的“词之阙”就是“言也厉”的意思,指一个人说话准确、简练、不绕弯子。他虽然话不多,但是每一句话都能切中要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