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构筑物
构筑物主要是指除了一般有明确定义的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和农业建筑等之外的,对主体建筑有辅助作用的,有一定功能性的结构建筑的统称。一般是不适合人员直接居住的。
《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中建筑物的定义:用建筑材料构筑的空间和实体,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
构筑物就是不具备、不包含或不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比如亭子、雕塑、水塔、水池、过滤池、澄清池、沼气池等等。
一听到构筑物,或许大家想到的就是这样的一些图片。
确实,国内大矛盾还停留在解决人们物质需要,没有花心思放在构筑物上,所以我们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些构筑物。但人们慢慢生活好起来了还是会不断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我国古代有很多鬼斧生工的构筑物,可现在看到的,大部分就是上述类型,甚至很多小区连一个亭子都看不到,不得不感到国内追求物质生活的人们的窘境。
我们再看看国外的一些构筑物是怎样的?
这些建筑小品是建筑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材料科学以及仿生学等的跨学科的集成创新,通过数字化模拟技术与机器人制造技术的整合对接,将建造工艺、材料性能以及环境性能模拟融入到建筑设计的建造流程中。
▲ 这个蓬状结构的最大亮点在于分段式木板仿生结构与自动化纺织技术的结合。微弯的双层桦木板以沙海胆结构形态为原型,而自主研发的缝合技术将大大减轻木质结构体的整体重量,让分段式木板组合而成的壳状结构的性能得以发挥至最大。轻薄的木板以细密针脚缝合,齿状咬合和系带连接结构将单元体连接在一起。
▲ 管子凉亭,主要目的是展示如何采用极其简单的方式表现空间。装置使用了一百根发光或者能够反射光线的管子,在如此高密度的支持物的支撑下,屋顶支撑结构被减少到了最低。镜面表面同无数管子和薄薄的屋顶结构相结合,创造出了非常有趣的效果。
▲ 斯图加特AchimMenges教授在新作 ICD/ITKE亭中展示了一种全新的建筑,其灵感来自于生活在水下,并居住在水泡中的水蜘蛛的建巢方式。整个亭子是在一层柔软的薄膜内部用机器人织上可以增强结构的碳纤维而形成的轻型纤维复合材料外壳构筑物,同时这种建造方式使用到最少的材料实现了结构稳定性。
▲ 伦敦贝德福德广场夏季临时展览馆。Danecia Sibingo和她三名学生Lyn Hayek、Yoojin Kim和Taeyoung Lee为展馆取名为“流木”。设计灵感来自约旦的佩特拉城。设计展览馆时,在寻求一种给人感官刺激、气势磅礴的立体空间效果,然后她就设想出“流木空间”这个概念。并通过计算机制图清晰地表现出来。
▲这个名为伊利特拉细丝(Elytra Filament)的展馆由40个大树形状的帐篷组成,它们全部靠一个工业机械手臂编织玻璃纤维和黑碳化纤维而成。装置的灵感来自一种名为伊利特拉的昆虫翅膀。来自斯图加特大学的团队由此设计了一个缠绕金属框架的程序,来编织超轻型的结构。每块建筑组件占地650平方英尺,重量在100磅以内。
▲ 在斯图加特大学的建筑系学生在学院完成了一项研究馆,机器人由碳纤维和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的发展重点节肢动物的外骨骼的来源探索新的建筑在建筑的化合物的材料和形态的原则。
▲现场进行组装收容所加上外部七分轴由一个六轴机器人。作为该过程的一部分的材料用树脂饱和,通过浴中直接合成聚合物之前,它们的放置由机器人运行。完成后的长丝缠绕过程和随后的回火的纤维-树脂的共混物,临时钢铁帧可以拆卸和移除。自动制造的,但当地有区别的结构,导致在一个非常薄的壳的厚度4mm。
▲ 这是2011年夏季ICD,ITKE以及斯图加特大学学生共同完成的一个研究教学临时木材展馆。通过计算机设计探讨海胆的骨架,并让其转化为实际的建造,这是一个创新,拓展了仿生学与建筑的结合度。展馆的复杂形态由不同几何形状的极薄(6.5毫米)胶合板组成。
* 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从上面的一些作品可以看出,构筑物的制作不仅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空间要求。更是设计、结构、材料、机械、软件等各方面探索的结果。如果我们眼睛永远只停留在这样的构筑物面前,
怎样才能在设计上软件上 材料上工具上提高呢,难道永远等着鬼老把技术研究完,来国内接设计吗?或者说等着我们不得不做出突破的时候把随随便便的结构瞎弄在自己的建筑上吗?
再看看国外做的一些构筑物作品吧
图片来源网络,仅供学习参考!
希望能在国内看到更多有意义的构筑物,如果能结合国内的一些元素设计制作,应该会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