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刚放暑假的时候就动员娃跟我一起去学游泳,小家伙说“你先学”,于是我报了课。有几次我上课的时候娃在旁边玩水,教练热情地跟她打招呼,我也趁机又问她要不要学,娃总是摇头。后来郑州发生史无前例的洪灾,从新闻上看到在地铁和京广路隧道里发生的事,我跟娃说:“你看,游泳可是生存技能。在这种时候,不要说能救别人了,至少要能够救自己”。这次娃大概听进去了,终于同意去上课。
第一次上课,娃和她的一个小男生朋友以及另外两个年龄差不多的女孩一起。 从池边热身到在水里做各种动作,娃都完成得不错,而且表现出了很好的跟随性,跟另外两个需要教练时不时去招呼的女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下课以后,教练告诉我们,这次是“试课”,如果孩子自己也愿意学,就可以正式报名了。
虽然娃表现得不错,但我也看出她似乎并不是很开心和享受这个过程。果然,在征求意见的时候,她还是说不想学。了解了一下原因,娃觉得上课的时间有点长,“不舒服”(刚好那天水温也偏低),而且“除了头埋到水里,看教练在水里的手势猜数字的游戏比较好玩以外,其余不好玩”。好吧,看来她确实还没有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而且她的评价标准是“好不好玩”,而不是我考虑的“有没有用”。
【思考与总结】
虽然这次孩子没有如我所愿去学游泳,但我最后挺平静地接受了,自己觉得算一个小小的进步。而孩子感受到我的期望,但仍然顶住了压力,遵从自己的感受和意愿,我觉得也挺好。
回过头去看,在娃出生后的几年,我对她是用了不少权威的。那时自己带娃没经验,很多时候是靠直觉和书本上看来的知识,加上一贯强势的作风,没少跟孩子爸在养育的问题上起争执。而孩子呢,我能感觉到她是有点怕我的。而且我特别重视规则和界限,孩子多少也受了一些束缚,显得胆小和克制(即使还那么小)。
后来开始作为家长的学习和成长之路,尝试着放下控制,去理解和接纳孩子。虽然“难移”的本性仍时不时迸发一下,但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逐渐有了一些转变,也能感受到,孩子跟我更亲了。
这段时间听心理学的微课,有一个概念让我印象深刻——“攻击性”。这是一个让人听起来不是那么舒服的词儿,但实际上,攻击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命本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甚至将攻击性等同于活力或动力。也就是说,一个具有饱满的攻击性的孩子,可能会时不时给大人和周围的其他孩子带来困扰,但换一个角度来说,这恰恰是生命力的一种彰显。
其实任何人生来都带有攻击性,但与外界——尤其是养育者——的互动会决定这种攻击性展现为何种面貌。如果面对孩子的攻击,父母怀有抱持的态度,那么这种被接纳的攻击性会体现为热情和创造力;如果父母对孩子的攻击是采取打压的态度,那么这种攻击性就可能变成一种黑暗的能量,表现为破坏行为。
我女儿在别人眼里一直是一个很“乖”、很“懂事”的孩子。但我现在知道了,“乖”和“懂事”可能就是攻击性和个人意志长期被压制的结果。如果孩子清楚地知道当自己攻击妈妈的时候,妈妈会不高兴,甚至发火;当自己的意志与妈妈的意志不一致的时候,会不得不接受妈妈的意志……出于“求生”本能,她自然就会选择压抑自己的攻击性和个人意志。
所以,这次孩子不同意学习游泳,我愿意将它视为坚持个人意志的体现。如果我的“妥协”带来的是她的内在力量的回归和强大,那么这样的“违逆”其实是我所乐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