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是来纪念青春
时间,在回首间流逝。我们习惯了在流水般的日子中磨平棱角,却忘却了圆滑的代价是抓不住的岁月。
生活齿轮地奇妙之处,不在于它能带来多少你期望的东西,亦或夺去几丝你珍视的时光,而是前进似得流逝中蓦然地倒带,时空穿梭的跨度感。
有没有在不经意的时刻路过一些先前熟悉的地方,即便它的外观可能发生了一些似有似无的微调,但是空气中弥漫的气息会把你立刻带入回忆。
不管你现在处于哪个纠结的年龄段,亦或是芳龄几许,你都在不可避免的经历着一些外界的打磨。伴随你成长的除了父母的关爱,还有着自盘古开天以来便逐渐累积起来的一些条条框框,于是乎,你便掉入了反感、接受、适应、不以为然、躁动、反感的漩涡,而且乐此不疲。
如果没有故人,也许回忆便无从勾起。
对于上班族来说,假期便是处理一切私事的最佳时间段,于是乎结婚便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扎堆的趋势。
刚刚过去的五一便不可避免的成为了重灾区,正处在青黄不接年龄段的我,便成为了这次重灾区的受害者,一天赶了三场婚礼,也是幸福扎堆送。
本该云淡风轻的窜完场回家,却偏偏在最后一场婚礼上悸动了一下。
小时候一块长大的一个姐姐结婚,细细思来两个人也有十多年没见了,对于老家那片的记忆还不得不停留在小学阶段,这么一想已是好久没回去过了。记忆中的老家空气中永远飘着一丝瓜果的香味,而最深的记忆也是在某个夏夜里和哥哥一块潜伏在瓜园“采摘”的画面。
婚礼上的姐姐眉眼之间还是能寻觅出一丝孩童时期的稚气,和通常的婚礼无二,走着相应的程序,并没有什么新意,于是乎,我的眼神开始游离。
在眼神的流浪中我仿佛发现灯塔似得眼眶湿润了
那个身影太过熟悉以至于十几年的岁月变迁,手里抱着个孩子的她已然成为了一位母亲,那个身边拉扯着她衣角的小姑娘像极了孩童时期的她。
恍惚之间,我不知该如何打招呼,是不顾岁月的流失上去大力的拍她肩膀一下,如小时候一般,还是“礼貌”唤她一声客客气气的聊上几句。
就在我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仿佛施过魔力一般,她回头了
四目相对的一刹那我竟然忘了扯动嘴角露出微笑,然后,眼神像看见陌生人似得错开
对,她没有认出我
些许的失望后,便自然选择了第二种打招呼的方式,自报姓名然后寒暄几句,无非就是没认出来,最近怎样等只言片语。
再也寻不回的是孩童时期的亲近
没有沮丧,庆幸的是再相遇的那刻你我找到了各自的节奏
互留了号码后,便各自消失在人群中。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现在冷静下来想想,也许自己悸动的并非单纯的这个故人,而是闯进自己脑海中赶都赶不走的青春。那份无需面具,不添假装,单纯的会在墙壁上写上讨厌人的名字然后踹上一脚,一条粉笔画的线就可以一周都不和对方说话。
无可奈何,青春已逝,就算是美图秀秀也拯救不了那日渐暗淡的神韵。但,这也不正是岁月给我们的一份独特的礼物,退去稚嫩,变得坦然,当你能淡然的处理生活着碰见的难题,那么你便是可以说成熟了,毕竟稚嫩是孩童的专利。
太多的担忧使得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变得纠结,变得患得患失,变得害怕遇见故人,因为总是有一种要荣归故里的决心而生活又太过骨感。
不想多说什么,每个人都很难做到圣人的博学和伟人的豁达,但,应该知道的是没有人天生是博学和豁达的,从零开始的话也许纠结和患得患失就成了必经的阶段了。
时间推着你将每一位正在认识的人逐渐变成故人,然后故人又会在你以后的生活中不经意的出现来提醒你有那么一段时光是你真真切切经历过的。就如同电影中的倒带,相同的画面却是不同的心情。
如果说生活是一本书,那么故人便是做标记用的书签,哪天不经意的滑落,倒出原来你在这里的惊叹。愿每一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这么一位故人,即便样子已经模糊,但那份独属的青春气息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