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听了几节周老师的哲学课,讲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罗尔斯的《正义论》,对我这个哲学小白来说,听起来还是挺费劲的,基本就像在听天书,但是奈何周老师的哲学语言魅力很大,让我对哲学产生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情感,所以,即便是听不大懂,我也想坚持听完。而心有余,力不足,听的过程中,我的思绪总是会飘到别处,因此头脑并没有记住多少东西。但周老师提到的纪录片《出路》里的三个人物的命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女村女孩马百娟、小镇青年徐佳和城市女孩袁晗寒三个来自不同地区、不同的家庭背景、经济背景、社会背景,当然,他们对生活的期许也各不相同,农村女孩马百娟想要去北京上大学,然后打工挣钱给家里买面,徐佳是高考复读生,想要考上好的大学,17岁就退学的北京女孩袁含寒好像是最没有什么目标的人,因为她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依靠着父母的优势和资源,她开酒吧、出国留学、回国后开公司。他们的命运好像从出生的时候就已经设定好了,马百娟和徐佳的生活愿景在袁晗函那里轻松实现,袁晗寒生活的最大敌人就是对抗无聊,就连跟拍她的导演都说拍到后面都有点抓狂了,因为袁晗寒没有目标,每天都不知道她要干什么,我感觉在这个层面上,她并不就比马百娟和徐佳幸运,马百娟和徐佳可能会因为社会背景的原因失去奔跑的权利,但袁晗寒有奔跑的权利和条件,却没有目标,放弃了奔跑,一个没有目标、漫无目的的人生有比不正义的人生好多少呢?
2022-10-18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家还记得英国那部《56UP》吗,用56年来跟踪记录14个不同阶层孩子的人生轨迹,呈现了英国社会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
- 艺浩君艺浩艺术共享平台资讯 大家还记得英国那部《56UP》吗, 用56年来跟踪记录 14个不同阶层孩子的人生轨迹,...
- 英国萬事通 大家还记得英国那部《56UP》吗,用56年来跟踪记录14个不同阶层孩子的人生轨迹,呈现了英国社会半个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