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0日,晨山学校双语部永无岛教室开展了一节手机综合应用课。关于手机在教育中的利弊,老飞侠干国祥早已在他发表在“简书”上的文章讨论过:《把智能手机当成学习利器》
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也正如同我们共读过的儿童小说《秘密花园》所说,“在你种了玫瑰的地方,野蒺藜就不能生长。”那么,我们怎样在智能手机这肥沃的土地上种玫瑰呢?关于老飞侠怎样带小飞侠“用手机”,美飞侠陈美丽已经快速运用本次课要使用的“美篇”进行了图文并茂的报道:《手机:害怕它不如利用它》
而我这个仙飞侠又看到了什么呢?
我看到了“连接”二字:
连接自然:这次小飞侠们使用一款拍照识花软件“形色”来认识草木,同时可以通过浏览器查阅更多的相关资料。这比起查书来说不知要快多少倍。如果每次认识一种,加上同学的分享,那么小飞侠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将会多么不一样!
连接社会:小飞侠们用“美篇”来介绍自己本次所识的植物,做出一篇篇图文并茂且兼具文学性与科学性的植物志;用“简书”来写下自己对此课程的感受和思考。这两个作品都会公开发表到朋友圈,请朋友、爸爸妈妈们转发、评论、点赞、打赏——这意味着从前可能只有一个读者(语文老师)的作品,现在可以有无数读者,可以得到更多的反馈!而这也意味着,创作时需要有读者意识;更进一步,是心中有了“理想读者”——希望得到怎样的人的赞赏,也就是希望自己能创作出怎样水平的作品。
连接生命:小飞侠们创作的“美篇”,虽然是带科普性质的,但如果没有个性和风格,是不会受读者欢迎的。因此,要练习写“要生命”的文章。而“简书”所写的,更是对自己这段生命旅程的认知和梳理。
连接文化:中国文化中有“托物言志”的传统,因此有许多植物曾入诗,其中的一些在历史长河中积淀成为文化符码——梅兰竹菊即是典型代表。那么,在认识草木的同时,也同样打开与之相连的那些文化大门。
因此,在这节课中,小飞侠们经由手机“连接”世界。而这,仅仅是手机很小的一部分使用而已,我们还将使用它另外的许多功能。这并不是说,我们能且只能用手机来“连接”,但手机所带来的,无疑是速度、数量上的巨大改变,同时也有质量上的改变。比如,教师的角色:在过去,知识似乎由教师这个“阀门”把控着,或者好一点的老师也只是一座“桥梁”;但现在,知识的海洋就敞开在所有人面前,老师只要稍作引导,每个人便可自驾小舟遨游,而且比过去学得更快、更多、更好。如此,何乐不为呢?
当然,手机并非万能的。
《道德经》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如果说,知识分为两类:一是向外的知识,即“学”;二是向内的知识,即“道”。那么,手机正如同其它的工具一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为学”:人类不善跑,各种车子延长了我们的腿;人类没有翅膀,飞机为我们插上翅膀;人类没有利爪,棍棒刀枪就是我们的利爪……电脑扩展了我们的大脑,而手机更使这外延的大脑更加便携了。
在以星辰大海为征途的时代,我们不能用茹毛饮血时代的思维和工具来教学生。在这个变化了的时代,老师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手机以及其它工具延展了我们的身体,但灵魂的修炼——“为道”,却永远不是工具能够代劳或加速的。我们可以飞着去西天取经,或者叫佛祖用电子邮件发送就行,但去往灵山的路,非得自己亲自斩妖杀怪不可。因为这是向内的知识,而这个“内”,是任何机器和工具所无法抵达的所在。
所以,在这个最好的时代——科技前所未有的发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强;在这个最坏的时代——工具的丰富容易使人迷失(不过,这只是可能性)。我们应该怎么做?无论是作为老师还是作为学生(我们每个人都既是老师又是学生,因为我们应该做永远的自我教育者),都应该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好工具、同时明了哪些是机器所不能代替的?
然后,带着知白守黑的心,向星辰大海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