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马上就要上幼儿园了,我的妈妈担心焦虑症越发严重,我四处向朋友们打听,你们家孩子上幼儿园哭不哭啊,尿裤子怎么办?不吃饭老师喂吗?喝水怎么办?得到的回答很统一,会哭,只是每个孩子哭的时间有长有短。我还是不甘心,上网查,说80%的孩子初上幼儿园时都会哭,分离焦虑症,只能多交流多鼓励,让他主动融入集体,不能一哭就带回家,这反而是害了孩子。还给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孩子好比是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飞翔才真正属于他,家长为了保护孩子不受或少受伤害而把他关在自己身边,是错误的。
看了这个比喻后,我平静了许多。反而教育起孩子爸,别跟着四处喂饭,吃饭是他自己的事,吃或不吃都应该由他自己来决定,我们应该尊重他的选择。再说饿了自然会吃,这是人的本能,孩子不至于蠢到饿了都不知道吃饭的地步吧。但家长好像都有喂饭强迫症,不去喂饭就不自在,各种焦虑,这是家长不自在,而却总认为孩子会挨饿。
人总是习惯走老路,即便是穿上了新鞋,不主动甚至拒绝、排斥换新环境,这应该是人的本能。这就好比是孩子刚上幼儿园会哭闹一样,从出生到上幼儿园前都是和家人在一起,突然去到一个全是陌生人,而且吃饭喝水都得主动说,睡觉玩耍要遵守作息时间,玩具还要跟他人分享,实在没有在自己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围着我转自在舒服,我可真不想上幼儿园。
我们这个小镇在九十年代初,遇上过一个夫妻二人可以同时调离,去广东某市工作的机会,要求就是二人都在岗在编,然后自愿的原则。当时符合条件的人也挺多的,最后真正走的只有两对,原因很简单,故土难离啊!九十年代选择留下的人,到现在都已经50多快退休了,他们偶尔提起旧事,还是认为外地没有自己家好,这里有熟悉的人和事,有什么事招声呼,大家都会帮忙。那边一切都是未知,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陌生地方什么都要从头开始。当然他们也知道现在广东发展很快,医疗教育交通等等都比我们这个小镇强,但房价,每次都会拿出房价来安慰安慰自己。
换个角度看,换环境就是在逼自己应对各种突发事件,逼自己成长,就是时下非常流行的说法——走出舒适区。被迫时都要拒绝,更别说主动,还要经常、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停,一直走,太难了。从小我妈就唠叨我,就算天上掉钱下来,也要起的早啊,我说,妈,别吵我睡觉了,我不要很多钱,够吃喝就行,我睡够了自然会醒的。我妈气晕过去。就是嘛,我呆舒适区挺好的,有吃有喝,睡到自然醒,干嘛要走出来换地方睡?
你说,孩子,来,我给你喂饭,给你最好吃的食物,你不懂哪些是好哪些是坏,你不会分,我给你的就是最好的。
妈,我自己可以吃,我会拿勺会端碗,我分的清肉和青菜,咦,妈,你碗里的是什么,红色的,我想尝尝。
不行,那是辣椒,小孩不能吃的,小孩吃了会有虫子咬,会烂手烂脚,会肚子疼。
用连哄带骗带吓唬的手段指引我们,别出来,别尝试,外面有太多未知和风险,快回去,我来告诉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妈操一辈子心都是为了你,妈一辈子省吃俭用,不为你为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