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
作者为华远
作于2015年6月5日
暮色是一幅画,
神秘、静穆、简洁与整体,
它同质于人类追寻的意义。
暮色是一段曲子,
短暂、缥缈、凄婉又辉煌,
它是易逝的感动。
暮色是一条闪光的河,
悲情、平实又绵长,
它是源自远古山峦的回响。
暮色是一种等待,
用生命的每一天的爱累积换来,
是结束和成长过程的漫长。
暮色是一门学问,
它揭示了人类追寻的意义和美的价值。
人类的理想是完美,
但完美是易消失的是相对的是以定位为前提的,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
暮色也告诉我们,
只有过程和风格是长久的,
起点不同过程必然有异。
暮色是转接点,
它是质感鲜明的明暗交界线a,
从热闹到安静,
从今天转接到未来,
它是琐碎和整体,
缺陷和完整的转接点。
暮色是美丽的,
有时它美丽得叫人哭泣,
它是大地的背影,
荒凉、广袤、凄苦b,
它也是人类文明的背影,
长远、博大、精深,
它更是给予我们生命圣洁母爱的背影。
暮色是风,是风雨,
它是在风雨中牵手回家的一家子折射的七彩的光。
暮色是深刻的,
飘飞的是远古历史老人的长须白发。
暮色是悲天悯人的,
它深刻在,
它怀抱着温柔的万古千愁,
存在着一颗心。
为人类寻觅心灵的解放之路。
作于2015年6月5日
注释与说明:a.明暗交界线:它是美术学用语,如果把地球缩小成绘画球体的石膏模型的话,球体上明暗交界线就是地球的晨昏线,也就是黎明时期地球上最黑暗的地带,这一地带与受光地面的交界处质感最鲜明,最能表现事物的特质。把我们诗人作家之类置身于类似明暗交界线地带,在感遇、感愤、感悟、感世、感伤、感怀这某文艺评论家总结的这“六感”的境遇中,就能充分地激活我们的表现欲、创造性。
b.荒凉、广袤、凄苦: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没有明确地表明崇高是审美还是审丑。有些学者以此认为,崇高是一种审丑的范畴。我们应该这样通俗地理解这种丑陋就类似于优秀男人的不拘小节,其中的关键在于审美定位把握的问题。科学性美学美论认为在此或在本诗中,通过信息中介的转化,大地的荒凉,广袤,凄苦反衬了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崇高之美。崇高不为优美,不是小美,崇高是大真大善的美,是一种膨胀模式的美,是站在主观能动性的信息中介的角度上,和谐自然的一种力量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