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什么是爱?一个生命如果能体验到永不枯竭的爱,是否,无论他生活在哪里,做着什么,与谁在一起,心中都会有幸福的感受?
1
走进爱的课堂,当看到爱的四个阶段时,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爱的第一个阶段:被爱
一个新的生命从出生到成年(0—18岁),需要感受、体验无条件的爱,没有期待的爱。这是最重要的阶段,是爱的基础,所有的爱始于此!
二、爱的第二阶段:爱自己
一个生命,在爱中成长,长成之后,便知道如何爱自己。爱自己,用行动去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为自己负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三、爱的第三个阶段:爱他人
这是一个生命成熟的标志。
被爱,爱自己,爱便终于达到了意识的状态。爱他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可能。
当课程进行到这里,当杨老师说:我们在还处于爱自己的阶段时,就组建了家庭,生育了孩子,于是很多矛盾和冲突就产生了。
就在那一刻,我心中的某一部分,被撞了一下。是啊,如果,每个生命都能在爱中成长,然后在达到成熟的阶段,自然地组建家庭,养育下一代,那么下一代,自然也会在爱的环境里很好地成长为他自己。
可是,现实的情况是,生命之初,我们几乎都没有体验过什么是无条件的爱、没有期待的爱。因为我们的父母也没体验过,就像现在的我们,不知道如何才是真正地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当初的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去爱我们。他们已经给了我们他们所能做到的最好的了!
而我们,也就成长为现在的这个样子。我们的内心深处还在渴求着被爱,像孩子一样,希望有一个人可以包容自己、支持自己、理解自己。我们还在拼命地想获得关注,想抓住一个什么来证明自己。
因为爱的缺失,我们心里还有着无限的恐惧和焦虑,有着深深地不安全之感。于是我们把所有注意力都投向了外在,投在了可以抓得住的物质上,以为拥有了财富、名誉、权利,我们就能获得爱,就能更幸福,就会安全了。
可,就在我们拼命向外抓时,却不知与自己失联了,这样的失联,会把自己内在的混乱与冲突投射到他人身上,于是与他人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我们的愿望落空了,会发现,似乎成年之后,想遇到一个能真正爱自己、包容自己、理解自己、支持自己、接纳自己的人,真的太难太难。
而此时,我们又长到了该成家的年纪,因为种种原因,成了家、有了孩子。一个还没有成熟的生命拿什么去爱孩子?如何给到孩子无条件、没有期待的爱?
2
重新开始!
从学着去看到自己、接纳自己、爱自己开始,就像我们学着去看到孩子、接纳孩子、爱孩子那样。
怎么开始?就是从此刻开始,开始学着去观察自己,了解自己。情绪会是很好的入口,每当我们有负面的情绪时,一定是自己的需要没有被满足,那么情绪背后的需要是什么呢?
是的,把注意力收回内在。
也许,一开始,我们的情绪依然会习惯性地冲出来,也许,一开始,我们依然会习惯性地使用我们熟悉的语言模式去抱怨、指责。
但,只要我们多去意识,由反思开始。是的,反思,不是自责。问问自己,为什么刚刚我会那样?为什么那样的事情会触动我的情绪?我的需要是什么?我希望他人怎样帮助我?
每一次的反思,都会一点一点增强我们的自我意识,让我们对自己逐渐清晰起来。于是下一次情绪来时,也许我们就能从后知后觉到当知当觉。也许我们慢慢就能与自己强烈的情绪相处,而不是受它控制。
当我们与自己的关系发生改变时,与他人的关系自然也会随之转变,爱才能流通起来。
这做起来确实不容易,因为我们已经是成人,很多模式都已经固定了,而改变是痛苦的,甚至充满着挫败感。那就试着与自己的挫败感呆在一起,不去挣扎、不去反驳、不去解释,就是去感受那一刻的无助。
是的,我不是完美的,此时此刻的我确实没有能力给到孩子最适合的成长环境。是的,我感到无力,甚至感到焦虑。我有很多害怕,担心自己因为做不好,让孩子的成长有缺失。安静地跟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在一起,深呼吸,对它们说:是的!
当我们能去接纳这些时,会发现我们内在开始变得有力量。于是,我们会生出一种信心,如果我们能从此刻开始,再去成长,那么相信孩子也可以。
也许,我们可能无法一步到位,也许我们需要反复去练习和调整。但,这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长啊!相信生命的力量!相信生命进化的力量,相信当我们的孩子成为父母时,会更懂得如何去爱自己的孩子。
爱,从此刻开始,从学着去了解自己、爱自己开始,然后我们就能学着去运用所学的技巧,让知识化为行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