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上海之行的第二天,早上张雯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共同体践行的分享,从走近到走进,她以Changes这一单元为例,告诉我们学习共同体不仅仅是座位的改变,也不是老师的秀场,而是新理念的转变,要学会倾听。
接下来是曹荣秋老师的演讲,她是第二次参加这类活动。我们都来自江苏泰州,说实话,在泰州市姜堰区,学习共同体已经实行了有一年多了,我们在不断摸索中成长。曹老师分享了她眼中的学共课堂:安全与安静。所谓安全,指的是学生愿意接近你,在学生眼中,你是亲切的,而安静呢,则是相对而言,她列举了三年级课堂,由于学生刚接触英语,所以词汇量较少,语言输出有限,能够反馈给老师的并不多,而高年级课堂就不一样了,孩子的词汇储备多了,可以配合老师做各种活动,课堂自然比较热闹。曹老师还与我们分享了译林牛津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例,其中有一个场景,就是杨玲没能来学校,那么她就向学生们提出疑问:为什么杨玲不能来学校,她怎么了?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们的许多猜测,学生们在思考中学习,变得更加主动,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精神。
接下来是大咖叶建军老师的绘本教学:Monkeys and hats,在他的课堂上,我主要观察了一个叫Aisha的小女孩。这个孩子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一直注视着老师,我想可能是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比较好奇吧。在9:47分,她第一次露出了笑容,那是叶老师带领他们边做动作边唱歌的时候。在9:49分,叶老师抛出问题What do the monkeys have?时,她的反应非常快,手也举得很高。在10:02分,叶老师又问了一个问题,她的回答与众不同,得到了一个糖果,她非常开心,所以接下来的时间里,她时不时地低头看着糖果,沉浸在获得认可的喜悦中。叶老师的教学设计活动丰富,对文本的处理,重点信息的再现都恰到好处,问题随着故事的发展不断推进,孩子一直被吸引着,我想这就是我们所期望的理想课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