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否认的是,身为爸妈的我们接受的教育,乃至现在很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依然是:成绩一定是A;考试失败就代表你没有努力,你很多东西都没学会;学习就是要找到一劳永逸的方法;可怕永远属于失败,美好只能属于成功。
我们从未真正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的魅力,甚至没有勇气直面并分析失败,更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在芝加哥有一所高中,那儿的学生毕业前要通过一系列课程,如果某一门课没有通过,成绩就是“暂未通过”。
“暂未通过”与“不及格”,究竟给你的心理带来多大的差别,继而又怎样影响你此后的行为呢?
如果你某门课的成绩不及格,你会想:“我什么都不是,我什么都没有学到。”即使,你心里还有另一个声音在告诉你,你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只是考试发挥失常。你心里依然只有满满的失望、挫败。
但,若果你的成绩是“暂未通过”,你会明白,学习的步伐并没有停下,你还需逐步向前,争取未来。
有研究者想知道孩子是如何应对挑战和困难的。
因此,他们让一些10岁大的孩子,尝试解决一些对于他们而言稍稍偏难的问题。一些孩子积极应对的方式让研究者感到震惊。
这些孩子会说:“我喜欢挑战。”或说,“我希望自己能有所获。”这些孩子明白,他们的能力是可以提升的。他们具有可贵的“成长型思维模式”。
另一些孩子觉得,觉得面对这些难题是不幸的,宛如面度一场灾难。从他们的固定型思维角度来看,他们的才智受到了评判,而他们失败了。他们不懂得享受学习的过程,只盯住眼前的成与败。
那么,这些孩子后面表现怎样呢?
他们告诉研究者,如果他们某次考试未通过,他们很可能会在下次考试中作弊,而不是更加努力地学习。在另一项研究中,他们挂了一门后,他们会找到那些考的还不如他们高的孩子,以寻求自我安慰。后续的研究陆续表明,他们会逃避困难。
科学家们监测了学生们,面对错误时的脑电活动图像。▼
▼
他们在错误面前选择了逃避,他们没有积极地投入。
▼
他们积极的应对错误。
他们的大脑在告诉运转,他们积极地投入,
他们剖析错误,从中学习,最终订正。
如今我们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
是教育他们专注眼前,而不是注重过程吗?
我们培养一些迷恋刷A的孩子们吗?
我们培养了没有远大理想的孩子们吗?
他们最远大的目标就是再拿一个A,心里所想的就是下一次考试吗?
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都已分数的高低,来评判自己吗?
那么,在“只求A,从未教育怎样理解和面对失败”的教育模式中长大的你,该怎样教育孩子呢?
我们可以有技巧的表扬:不表扬天分和才智,这行不通。不要再这样做了。
而是要对孩子积极投入的过程,进行表扬:他们的努力与策略,他们的专注、坚持与进步。对过程的表扬,会塑造孩子的韧性。
注重过程的思维模式,会赋予孩子们更多的自信。指引他们不断向前,越发坚持不懈。
事实上,孩子的细微模式是可以改变的。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告诉学生们:“每当他们迫使自己走出舒适区,学习新知识,迎接新挑战,大脑中的神经元会形成新的、更强的链接,他们逐渐变得越来越聪明。
研究的结果是:没有接受成长型思维模式训练结果的学生,在这一过度阶段,成绩会持续下滑。但那些受过成长型思维训练的学生,成绩强势反弹,卓有起色。
所以,给自己已经过半的人生,和孩子才开始的人生多些“暂不通过”,而不是一棒子打死的“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