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读书会一周,最大感想,输入速度放缓,输出量大增。至少十次读书笔记打卡的群规要求,群友持续阅读、提问、输出笔记带来的同辈压力,拿回保证金的规避损失心态,都敦促我勤输出。而要输出,读书时便不能贪多求快,得留心哪里是重点,得体会哪里有共鸣,得反思哪里有疑问,读书的速度便放慢了。去年开始对心智主题感兴趣,陆续阅读了几本相关书籍。没有对其中任何一本书认真写过读书笔记,顶多在豆瓣上标记已读,再写上几十字百把字的短评,偶有书摘。跟输入量相比,输出量微乎其微,造成的后果:书归书,我归我,知识没有内化;一本书归一本书,没有主动寻找知识间的连接。去年下半年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苦于缺乏输出的动力,不知道输出的方法,迟迟没有行动。这次读书会,狠狠push了我一把。看到群里有在讨论,写读书笔记的问题,我也写一写自己的感想。
为什么要写读书笔记?
大脑爱自欺欺人,看一遍书,勾画重点,做做书摘,便骗自己说,已经懂了这些划过的重点知识。勾划重点,是给人以‘懂了’的错觉。吸收知识的真实量,取决于知识的输出量。落到笔头,会发现有些知识是浮光掠影、囫囵吞枣地翻看过去,并没有真正弄明白。思维是张彼此纠缠的大网,得依靠写作,把一根根思维的网线,拉直理顺。
读书笔记该记什么,怎么记?
在写读书笔记上,自己是纯新手,独自摸索,也通过阅读大家的读书笔记学习写笔记。看到有群友说,读书笔记是二手资料,不值得阅读。的确,获取信息,以先读一手资料为宜,所以我只读那些自己读过章节的读书笔记。对自己已经读过的章节,阅读书友的笔记是借着书友的视角再读书,可以看到大家对书中内容不同的关注点,对书的疑问,自己的个人经历与书中内容的关联等等。
观察大家的读书笔记,有好几种写法:
原文摘录/原文总结
《程炼》比较倚重R模式,但是缺乏扎实的知识积累,去谈全局观、创造力,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理解原文是首要且重要的。借助L模式,把信息打包成组块,储存在长时记忆。这样,当R模式在大脑中漫游时,才有更多的素材可以检索,形成连接。
我比较倾向于用自己的话概括书中的知识。记忆并不是打开文件,码字,点击保存,就会永远存在。保持记忆,需要不断刷新。记忆还有一个神奇的特点是,每提取一次,就加固、重塑一次。所以,想要真正掌握知识,多提取它。写读书笔记,就是很好的提取方式。提取抽象的概念时,还可以多用图像、多用隐喻。大脑爱图像,大脑爱具体的东西,主动把抽象跟具象相关联,帮助理解,也建立一个超链接,便于下次更快速地提取知识。
也在想,自己为啥写笔记这么这么慢。原因之一是脑子里的信息还是原材料的状态,没有打包成组块,输出时占用太多工作记忆重新加工,所以总磕磕巴巴的。联想
个人经历分享/案例反思/与其他知识的关联
书中内容可能暗合了自己的某段经历,解释了心中的疑惑,又或者为解决当下的困局提供了新思路。有所思,有所悟,记下来,作为素材收藏。
读一本书,会联想起另一本书。我在读《程炼》的过程中,频频想起之前读过的《超越智商》和《a mind for numbers》,尝试着把相关联的内容写下来,做相互的补充印证。这也出现了问题,两本书主题相似,但内容有出入时,应该如何筛选取舍?同样是两种信息加工模式,《程炼》讲L和R模式, 《超越智商》讲类型一和类型二加工,《a mind for numbers》讲focus mode和diffuse mode,听谁的?要真正分辨这几种加工模式的异同,似乎得回到原文献去?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质疑
尽信书不如无书,理解书中大意之余,也应该思考书的缺点,比如,书中有内容跟自己的经历不契合?书中的理论有逻辑漏洞?书中的模型细节存疑?都应该提出来。这点自己做的不好,基本上一昧接收书中的内容,甚少质疑。
这周一脚踏进两个世界,一个世界是复习、上课、开组会,一个世界是读书、思考、写笔记, 手忙脚乱,也充实开心。赶脚会消失2天,希望下周一的变态考试不要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