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是给这个课程研发的项目取个名字,就暂且叫它「大梦新课」吧。
硬件厂商开发课程的弊端
我还没参与进大梦新课的时候,课程安排大致和国产汽车差不多,没有逻辑的一股脑堆配置。课程项目都是基于Genuino101主控板的功能设定的。照理说这并没什么大问题,但101功能比较强大以至于内部就包含了陀螺仪,重力加速度。而我们课程开发的商业目的是为了卖硬件,所以内容就凸显了这部分「牛逼」功能。但对于中小学生的初级教学来说,这些内容都涉及到相对复杂的数学算法,显然是不合适的。
第一版课程大纲优化思路
于是我按照一个大致的由浅入深以及趣味性的逻辑,重新设计了项目体系,去掉高阶功能之后,课程的技术本质变化不大。基本保留了每一课都包含了Arduino与3D打印的内容。注意,这里是「大致」,因为我对101并不熟悉,而「大致」的来源是我这几年中小学硬件/软件编程教学的经验。而我深知,课程的设置还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与老师的实际水平再修改。这里,老师的实际水平更重要。
除了技术部分,对于教学来说,我还想加入「设计思维」与「批判思维」的定向培养。这里并没有特别提什么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等。这些内容我认为一部分包含在技术学习中,另一部分我自己暂时不知道如何定义,我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定义,也就没法具体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但就「设计思维」和「批判思维」来说,本身有很好的教学案例,斯坦福的Dschool立校根本就是设计思维。而设计思维与批判思维又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必须具备的能力。所以这方面我自己也特别感兴趣。但这样以来,所有的课程都是以“研发产品”的流程开展的,其实也有问题。后面论述原因。
另外一个就是教学评估。
我设定了一个相对全面的评价规则,觉得老师根据这样的标准去给学生打分还是比较高水平的。但实际上,这一招做得非常粗糙。在后面我会讲其中的道理。
第一版课程大纲优化内部评估
团队首先对“开发产品”的教学方式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个东西好,但是在一开始的初级教学中,并不适合。因为老师跟不上节奏,学生更是一脸的懵逼。我仔细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就好像让普通应届生直接当产品经理一样不靠谱。于是我把课程调整了一下。前面的基础知识不加入“产品开发”的上课流程。而是把它放到每学期的最后一个大项目。这样既可以作为学生的期末检测,又达到了对「设计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定向锻炼。还能作为「秀」的形式,让学校领导参与评估,对课程作出高度评价。
至于其他部分,大家还是比较认可。领导也觉得OK。
第一版课程内容填充
既然如此,我们就按照修订后的大纲,开始往每堂课里面填入内容。
我首先自己做了2个课程样板,一个是小学,一个是初中的。这,就相当于教案模版。
然后我负责3D打印教学内容。最开始我就说用123D,可是领导说用sketchup,他的原话是“学生可以一直用”。但我经过尝试以后,发现其相对于123D来说,完全不适合教中小学生。原因很简单,常用的功能,比如圆角,放样之类的软件本身没有,需要找插件。插件本身千奇百怪,都是针对建筑方面的,很难有好用的。另外,sketchup的make版本,也就是免费版,功能上有非常多的限制。最后我做了详细的解释,定了用123D。
创客达人同事负责101的编程内容,由于对101图形化编程的缺失,我先定了用Arduino UNO加mixly做课程。
技术部分,我和创客达人先用录制教学视频,简单剪辑以后,把视频交给美女文案,她看了视频以后,把相应的内容填入我之前做好的模版里面。这样,每人做一课,文字教案也有了,视频教程也有了。效果不错,几天就做好了大概7次课的内容。于是,我将教案(教案包含技术详解与教学建议),教学视频,软件包发给了老师,等待他们反馈。
第一版课程老师反馈
学校的老师永远都是最务实的人。其他的反馈就不说了,就一点要命的,教学一开始,不可能既讲3D打印,又讲硬件编程。必须分开来!我和老师们商量之后,觉得先讲3D打印,再讲硬件编程。于是,课程大纲与相应的内容又必须修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