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草子》清少纳言

有一种矜持的雅致。大抵是因为本是少纳言“家居无聊之际,将所见所思记下”。别人所讲的歌物语,世态人事,风雨霜雪,随性记在草子上。读书的时候,直觉这女子偏爱优雅有情趣之事物,又有脱离不开阶级地位的一己之偏见,不免时而透露其人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同时代的紫式部对其的批评不乏道理。“清少纳言这人端着好大的架子。她那样自以为是地书写汉字,其实,仔细看来,有很多地方倒未必都是妥善的。像她这种刻意想要凌越别人的,往往实际并不怎么好,到头来难免会落得可哀的下场;加以每好附庸风雅,故而即使索然无味的场合,也想勉强培养情绪,至于真有趣味之事,便一一不肯放过,那就自然不免出乎意料,或者流于浮疏了。像这般浮疏成性的人,其结果如何能有好的道理呢?”

此书比起其他散文来,倒是因为原乃私人日记,毫不避讳心中所思七情六欲而显得更加真实了。年纪越大倒是越来不爱那些浮夸的东西。

说起读书,想起一事。

似乎是矫枉过正,比如不再看徐志摩的诗文,不再关注少年时喜欢的中抓圈古风圈,许久没有听过广播剧看过动漫听古风歌了。

就我来说,因为作者或者其他什么创作人,品行不端,而拒绝去接触他的作品,无论多优秀,是经常做的事情。譬如徐志摩,譬如老e。

而后来看多了世事,渐渐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看眼前,不深究不过问,也不妄下评判,不太冷淡不太亲近,规规矩矩,慎独。

慎独,真的是个特别有意思的词。

哎,年龄越大,那种喜欢挑战新事物的激情也渐渐冷去,不爱人多的地方,学会珍惜,这说起来是多么让人惆怅的事啊,十来岁那时活泼爱动腼腆又勇敢的小孩怎么知道这些年的经历会让自己成为以前从未想过的人呢。

爱读书是好事,可我也明白了为何古人说“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年少时无人指导,沉迷于安妮宝贝和郭敬明,这对青春期需要阳光培育的少年真的是一种灾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林语堂先生曾说,世上无必读之书,只有在某种心境,某个生命阶段必读之书。诚然,几年前因安妮的缘故读了《枕草子》一书,...
    苏长亭阅读 10,934评论 43 42
  • 改变命运的秘诀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中国明朝袁了凡先生,结合了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毕生学问与修养,为了教育...
    仁木阅读 12,604评论 1 35
  • 周末时光机,鸟鸣清脆,愉悦身心与内在和解,与周围和谐共振。 喜悦无处不在,感动溢满心扉! 诚实面对,守候那份温暖;...
    凤凰仙女阅读 1,486评论 0 1
  • 首先要说明两个概念:本地通知和远程推送。本地通知是由本地应用触发的,接收会比较及时。远程推送是通过苹果的APNs发...
    蓝色的雪啦阅读 4,640评论 0 0
  • apply()和call()是ES3引入的新方法。为啥要引入这两个方法呢?为了更优雅的实现面向对象编程的继承。另外...
    microkof阅读 6,397评论 0 3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