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入写入小组前纠结了好一阵子。我是加入呢,加入呢,还是加入呢?
纠结是因为一直在怀疑自己是否能持续写下去,这种不确定性会引发焦虑。一方面想趁着小组招新赶上这波行情让自己上船,一方面又担心坚持不下去被扫地出门,毕竟谁都要脸。
后来发现写不下去无非是被退群,离丢脸还差一大截。群里大家都不熟,整个的成长会都是高冷风。你退群了关我什么事,我和你很熟?
与其关注坚持不下去的小伙伴,不如多操心下自己。
做好了自己的思想工作准备,下一步操作就相当简单了。果断准备好1000字的入群申请。入群题目也很简单粗暴,《写文章有什么用》。
是的,写文章有什么用?为变现好像有些功利,当然不能说没有。为当作家?开玩笑,多大岁数了还作家。
琢磨了半天,其实还和学习和成长有关。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整理思路的过程,也是一个沟通的过程。
把时不时冒出来的想法,那些只言片语,采用集中的/结构化的方式通过文章进行输出,可以帮助自己更有条理。让这些输出的文字作为信息传达出去,能有人理解和感同深受的话就达到了沟通的目的。
写到这里,就又到了“道理我都懂,那到底要怎么做?”的阶段。再引用一个道理来说明这个道理,
希腊哲学家埃皮克提图说过,
我们自己要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去付诸行动。不想养成某种习惯,那就避而远之。要想改变一个习惯,那就做点别的事来取代它。
看起来寥寥几句简单的话,其实还真的挺多道理。
为了养成写作的习惯,必须先写起来在说。只有先写起来你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知道从哪里开始查缺补漏。当然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最大的可能性,不是需要查缺补漏,而是四处漏风不知道从哪里补才好。
不如好比三只小猪的老大那样,先建个漏风的茅草屋住着先。说不定后面转行当了泥水工,有能力像老三那样建一间瓦房。
同样当你养成了写作的习惯后,由于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自然没有那么多时间再去刷抖音了。它的好不不仅在于让你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还包括让你没有时间去继续一个坏的习惯。
行动其实也可以影响我们的态度,
自我知觉理论由达里尔·贝姆在1972年提出,
它假设当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会做出类似的推断。当我们摇摆不定或态度不明确时,我们就会处在局外人的位置上从外部观察自己。倾听自己的言语,则可以了解自己的态度;观察自己的行为,则可以提示自我信念有多么坚定,我们自由做出的行动正是对自我的揭露。
写文章的过程,也是一个审视自己的过程。在写的过程中挖掘自己更模糊或者更深入的想法,同时在挖掘的过程中又会同时塑造自己对写作这件事的态度。
行动与态度互相影响又互相塑造和加强这种影响。
按照这个理论,行动就好比一面魔镜。当你一边行动一边问魔镜你是不是一个喜欢写作的人的时候,魔镜会大大方方的告诉你,那必须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