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同学群里看到这一段流传网上的段子:
《都是“饭桶”…!》
老中医朱鹤亭大师,应邀到北京某医科大学讲课。
出席者,有卫生部长、各大医学院的院长、教授及各大医院的高级医生好几百人。
朱大师一上台说:谢谢您们请我来,也谢谢您们出席听我的课。在座的都是医学界的精英,不是教授,就是博士。但我看,你们都是“饭桶。”
台下一片 “嘘哄”
笑声后问大师: 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师接又说:你们西医不过是读了点书,博士也不过是多读了那幺七、八年书,考了个试,就拿了个博士,也没有啥本事的。所以,我看你们都是“饭桶。 ”
台下又 “哄” 的嘘笑。
朱大师接着说:其实你们根本不会看病,你们治病的本事,顶多也是三份之一。
其它的就是科学家、工程师干的事。
如果,没有科学家发明的仪器、检测设备,你们什么都不行。
此刻台下鸦雀无声。
朱大师又继续讲:医生治病救人,主要目的是治好病,那是最终的目的。可是你们连看都不会看,不要说治!
一个病人进来,他问你:医生,我得了什么病?
医生也不知,反问病人:你得了什么病?
大家都不知,请上医用机查查……
“哄” 底下又噓声一笑。
大师接着说:然后,你们就拿张纸,写上X光、CT、验血、验尿…等等,一大堆检验,全部是仪器和工程师在忙,忙完一轮,结果回来了。
医生拿起报告来看,哦,你的肺如何如何了,你的心脏怎么怎么地,你的哪里又有甚么甚幺么问题啦… 等等,然后按书上教的,哦,你要吃甚么,甚么药,嗯,你要… 等等。
或对病人说:你要多注意…,常到医院来检查哦” !
我说完了,你们说,你们是不是“饭桶”?
此刻,台下鸦雀无声。
大师站起来,举起三只手指:我们中医看病,唯一的目的就是治病救人。
让病人有病进来,花最少的钱治好病出去;我们中华医学,诊断、开方,只是靠自己这三只手指。
你们就没有这个本事!
离开了科学家、工程师,你们什么本事都没有,都是“饭桶”!
朱大师说: 不信,现在就叫十个医生上来,不管是教授还是博士…和我比试比试,你们十个人一起,找十个病人来,到这台上。
也给我找十个病人来,在这里我能把十个人用三只手指诊断出病症,而且我一个人把他们都治好。
你们行吗?
如果不同意我的看法,敢和我比试的,就请举手上来。
结果,没有一个人敢举手。
然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就是真正的中医之道!
故事看完了,一开始看到,确实是挺过瘾的,因为它比较符合一般的大众心理。近年来,人们对医院对医生,那偏见不是一点点,什么索要红包,什么感冒也要做CT,什么小病当成大病医等等,已经变成很不小的一股深入人心的看法了。甚至还有什么现在的医生除了机器不会看病,除了开药不会诊治,等等。当然不可否认,这些说法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可以说,在很多地方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自古医家奉行的医者仁心在很多医院或诊所已经丧失殆尽。前段时间就看到一个朋友在朋友圈发感慨,说古代是医者仁心,药店的对联都是“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现在的药店是“买一送一”。这些让国人或多或少对医院对医生产生了一种爱恨交织敬惧同在的心理,此故事即为此番心理的良好反映。因为故事没有构成任何伤害,且还有点警醒作用,所以说是良好反映。
在中国,古人都是中医诊断,靠的是望闻问切,以手指搭脉来判断病人身体的疾病或变化,比之现代盛行的西医诊断,它的简便易行和花费之少,一直为很多人特别是得其益处之人所称道。只是能练成搭脉即知病的医生,得经过多少年的摸爬滚打,这中间学习的过程不是一般人所能熬过来的,所以能走过来的是凤毛麟角,如故事中的朱大师能有几人?
但也要看到,中医并非什么都好,如,中医的煎药熬药就很需要时间,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是熬不起药的,即使是病人也等不起。这方面,西医的优势很明显,感冒发烧,一粒药丸搞定,多省事啊。
也许你要说中医的保健作用很明显,是的,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中医的保健标准的。一是没那个心情,二是没那个时间,三是没那个精力,四是没那个经济,最重要的是生活没到那么如意的地步。大多数还是行色匆匆的奔跑在路上的普通人,他们要为生活奔波,时间上是耗不起的,即使有时候明知道中医固本医治的方法更好,但时间不充裕,只能选择治标的办法。这是残酷的现实逼的,比如说,你得了重感冒,如果用中医的方法,先得给你调理身体,再慢慢医治,这么下来可能要几天时间甚至可能更长时间,可那份报表谁来做?那个谈判谁来搞定,你没有时间来,可以,走人吧!就因为用中医的方法治病丢了工作,你拿什么养家糊口?你拿什么娶妻生子?你拿什么孝顺父母?所以不划算,谁敢尝试,谁愿尝试?如果用西医呢,一粒药丸搞定,不必担心明天的谈判或者报表,这是现代人的治病方式,都是社会逼的,你有什么办法呢。
再说,那些个仪器的使用,也很有必要。仪器是科学发明,它的作用自不必说,判断病症准确率高且快,在人满为患的医院,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科学更有效率的智能吗?且,现在的医闹也多,如果出了问题,用机器诊断,也可以为医生减轻一部分责任,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用呢?有这个可以用但不用的人才是“饭桶”呢!
所以,朱大师说得好像有理,但面对现实想想,却又很有过激之处。我还想说的是,既然身为大师了,何必那么大脾气呢,不妨看开一点,或者与时俱进也没什么不好。毕竟,即使地球毁灭了,又不是某一个人造成的,区区一届平民,哪管得了那么多。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