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骁是一路小跑回家的,为了表明自己并不是无所事事,还特地在路上买了一本新历回来。
正在愣神的功夫,一股熟悉的体香从鼻尖划过,淡雅间带着一丝魅惑。
换做是旁人,或许已经被勾走了神儿了,但是在骁骁看来,这却是索命的味道。顿时一身冷汗直流。
“啊,那个,宁儿,我去城里买,买新历去了。”骁骁支支吾吾的说道,尽管回来的路上演练了无数遍,但是此时此刻话到了嘴边,还是有些呜咽。
然而当他看见胭儿一脸坏笑的站在宁儿身后的时候,他就知道,之前嘱托她的内容呀,全都没用了。
看着宁儿歪着头,一脸无辜的看着自己。两只眼睛水汪汪的,小嘴微微撅起。好像是看傻子一样的表情,骁骁顿时感到不妙。
“相公,你说什么呢?宁儿听不太懂。”然而看她的小粉拳来来回回的摇晃着,挂在上面的铃铛叮当作响,骁骁的小腿就一软。
亏的这是在家门口,那么多人看着呢,怎么好就这样跪下,于是乎骁骁鼓足了勇气“我这就去后厨看看。”说罢,他扔了新历就往后厨的方向跑去。
新历落在地上,朱红色的缎面上写着几个大字“元祐三年”。
包家是大户人家,更是京城的名门望族。到了新年前夜,自然是忙活的不得了。
一家子上下几十口人,说晚上能吃个百十来个头猪都有人信。
骁骁拨开后厨的卷帘,顿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他缓了一会儿,再睁开眼睛的时候,发现自己站在了摆满馎饦的桌子面前了。
“这是怎么做的呀。”骁骁好奇的问一旁的张大妈。
大妈用手擦了擦额头的汗,然后喘了一大口气,和蔼的说道“这个馎饦呀,其实就是手擀面,用菜羹或者肉羹煮熟的面条。这种面食做法简易,无需过水,无需打卤,无需浇头,无需菜码,一把面条放入沸汤的羹汤,一会儿就煮熟了,盛出来就可以吃了。”《岁时广记》
骁骁自言自语道难怪人们都说“冬馄饨,年馎饦”了,说这,伸手去抓了一碗,准备先尝尝。
哪想此时,张大妈却一把按住了骁骁的手说道“姑爷,这些你可不能现在吃。我们要先用这些吃的来祭祖,然后全家老小一起分食。”《岁首书事》
骁骁悻悻然的撅了个嘴,然后又看向另一遍的盘子。
张大妈笑呵呵的说道,这是“春盘,以前叫做五辛盘,将韭菜,芸薹,芫荽洗干净,撕开,不切断,在盘子里摆出好看的造型,然后再拌以腊八当天腌制的大蒜。最后在这些蔬菜的正中间插一根香,然而在香顶端粘一朵花,就是春盘了。因为这盘子里面有五种蔬菜,而且这些
蔬菜都有发散的功能,所以呀,也叫做五辛。”《岁时广记》
“哈哈,”骁骁笑到“北方的春盘原来是这样,在我们老家,会把腊肉蒸熟,切成细丝,摆在盘子中央;还有将油饼,麻花,馒头摆入大盘子垒起来中间插一朵金银丝做的花朵。”《岁时广记》
这时,宁儿从厨房的侧门进来了。
她身后的下人还带着两只大坛子。骁骁连忙上前,顺手拿起了一块抹布,擦了擦手,然后准备用这块麻布去给宁儿擦脸“宁儿,你辛苦了。”
这招果然有效,宁儿嫌弃的退了一步,“行了行了,你去把这两坛子屠苏酒安置好吧。”
骁骁凑了过去,隔着坛子的盖头闻了闻,没什么味道“宁儿,你可知道屠苏酒是怎么做成的?”
“那是自然,本小姐可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接着她开始用手数了数“比较流行的屠苏酒是用大黄,蜀椒,桔梗,防风,白术,虎杖,乌头等八种药材泡成的。我们喝的时候,不是直接将药材泡入酒坛,而是先在水里浸泡,在将浸泡过的水与酒混合的。”《岁时广记》
“哈嘿,”骁骁站了起来,掐了掐宁儿的脸颊“这么说你倒是经常喝咯。”
宁儿没有躲开,也没有生气,任凭骁骁的手停留在自己的脸颊上,“现在的酒的度数非常低,屠苏酒里面又掺了水,度数更低了,随意过年人人都喝酒,老少咸宜。”
“所谓可是今年老也无?儿孙次第饮屠苏。”骁骁笑到“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是呀,”宁儿看骁骁没有收手的打算,小粉拳用力的打了他的胸口一下“我们流行长辈向晚辈敬酒,年龄越小,辈分越低的家庭成员,饮用屠苏酒的次低越靠前。”
然后,宁儿又转过身去,指了指这两坛子酒,“这些酒是用来馈岁,别岁用的。”
骁骁挠了挠头“馈岁是亲临之间互相送礼;别岁是指亲朋好友互相赴宴吧。你们京城人规矩真多,我们那里小孩子就是守个岁,除夕一夜不睡而已。”
“噼里啪啦,”只听见厨房外边,小孩子已经开始放起了爆竹。
宁儿的小脸就立刻向窗外的方向看去了。
“京城人都用火烧竹,竹子爆开就能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宁儿说道“只可惜我们包家里来不方的。”眼神中稍显暗淡。
骁骁心里揪了一下。一把拉起宁儿的手来,他顺手抓起一罐盐巴。然后说道“走,我带你去玩一玩。”
宁儿疑惑的跟骁骁出了厨房,在后门外的空地上,骁骁又找来了一只大盆和竹竿。
良久,也没有动静。看着宁儿失落的表情,“哈哈,我还有后手,辽国人因为没有鞭炮的技术,他们会把盐巴扔进火盆里,也是噼里啪啦的。”“我们那里,还有人会向火盆里扔竹竿,竹竿虽然能发出类似鞭炮的声音但是不连贯。”说这,他点起了火盆,然后扔了一只竹竿进去。《鸡肋编》
这招道是见效了,很快,火盆就噼里啪啦的作响起来。
元祐三年的春节,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