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1】阅读,成长的基石



阅读,成长的基石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阅读,对教师和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也给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

  阅读,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抱怨教学忙,教育累,家事,学校事,事事缠身,没时间,更没有精力读书。针对这个普遍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举出一个例子,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一个有着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成功的课。课后,邻校的一位老师问他,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那位历史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对每节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的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用终身的时间来备一节课?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是啊,一个不读书的老师,一个没有思想的老师行走于教育路上,犹如迷失方向的路人行走于葳蕤森林,很累,很焦心,很迷茫,拼命走,发现到头来一直在原地踏步,发现真的几十年如一日,日日如昨天,毫无幸福可言,发现与学生的代沟越来越深,任何话说不到学生心坎去,越来越累心。教育要从苦干走向巧干,闷头苦干,老黄牛精神已经不适合时代潮流了,需要的是一个有着自己的思想,善于反思,善于自我充电,善于适时“磨刀”,善于理论与时间相结合的“巧裁缝”。    

    阅读,是孩子成长的基石

   苏霍姆林斯基所在的帕夫雷什中学就是一所“书籍的世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和在思考的同时进行阅读的学生,就不会在学业上落后,而没有学业落后的现象,教师的工作就容易了。”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这条建议中,特别指出,对于后进生这类儿童,“第二套教学大纲”(课外阅读和其他资料)能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对这些儿童来说,单纯的背诵教材是有害的,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苏霍布林斯基曾试着用过许多手段减轻这些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通过对“后进生”读书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在儿童感到惊奇,赞叹的时刻,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者大脑,迫使他加强工作。可见,阅读对一个孩子的智力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专家认为“所有学习的基础都是从阅读开始的。”从小的阅读差别才是重要的输赢差别,从没有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是真正从起点上就落后了一步。因此,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要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选择适合的书籍,让孩子们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和智者交流,在阅读中来接触这个世界。

  “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成长,取得收成。”因此,学生也好,教师也罢,都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成第一精神需要。”

让读书,成为我们成长的基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