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中庸的课程以前,我自己就有太多的烦恼和痛苦。不知道它们如何产生,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化解,只能任由情绪不断地累积,直到猛然的释放。往往搞得自己事后后悔不已。可以说自己不开心,身边的人也不开心。学习中庸以来,知道了什么是“格物致知”,知道了如何拆分身体、思维、情绪,知道了应该在生活中保持觉照。随着学习时间的累积,自我感觉确实比以前要更加的清净、更加放得下了。烦恼肯定还不少,但至少不那么痛苦了。也慢慢的学会不给身边的人带来烦恼。
于是自己便开始尝试着读一些佛学的著作。看到了贪嗔痴慢疑、知道了人生八苦。也才知道原来之前的烦恼大部分都来自于“求不得”啊,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的执着、多么的贪著于外面的事物。“求不得”就是贪欲的一种,因此在自身内心深处就一直有那么一个疑问:“做为一个企业的创始人,追求财富是必然的,而对财富的追求自然是欲望,但欲望就带来痛苦,这应如何平衡事业与修行的关系呢?”。
或许菩萨听到了我的疑惑,终于在67期中庸课程的时候,因缘具足,同正涵法师就这个问题认真的请教了一次。
实际上这个问题刚说到“欲望带来痛苦”的时候,就被正涵法师打断了。法师非常郑重的对我说,“我们首先要清晰一个问题,欲望与痛苦的关系!不错,我们修行是要离苦得乐,但是佛陀并没说过欲望带来痛苦啊。对于在家人来说,我们更要正确的看待欲望。所有负能量的、追求自身感受的、增加习气的欲望自然会带来痛苦,但是正向的、无我利他的、消除习气的欲望实际上并不会带来痛苦,相反,这些欲望汇聚的是愿力,是应该鼓励的。”
“所以”,法师继续说,“你后面如何平衡的问题就可以好好探讨一下了。”
“首先,经营一家企业,是利他的。这是因为企业的运营必然会促进社会就业,这就保障了几个家庭可以正常的生活。另外,企业在合法经营过程中依法纳税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这使得国家可以有资金投入到关乎民生的项目中去,间接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和民众生活的安宁。还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企业文化的植入,像孝道、师道、守法、积极进取等各类正能量文化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自然让员工的生活更幸福。”
“其次,经营一家企业,要不要无我?企业的经营是世间法的范畴,我们不能强调无我,如果彻底的抛弃“我”,那么企业也就不可能发展,如果不发展,那么利他的作用自然也就无法呈现了。因此,对于在家人,修行的意义在于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的轻安自在。大家不需要把“我”都舍掉。”
“说到这里就可以探讨一下你最后的问题了:如何平衡事业与修行的关系?
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自利、利他孰重的问题。也是自利的发心如何的问题?我们不认同修行中的企业家舍弃自利,多赚一些钱,多发一些愿就好了嘛!至于孰轻孰重,心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