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自己,才能看见孩子
妈妈育儿,是全身心地在付出。除了外在需要协助,更重要的是妈妈自己本人也有内在地觉察和看见,她本人应更需要看见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一些改进。
勇于表达感受。
面对繁忙的家务,孩子的吵闹,妈妈容易有委屈等负面情绪。妈妈需要为情绪找个出口,说出感受。
在综艺节目里,冉莹颖和丈夫邹市明原本打算一起办晚会。但邹市明因工作临时不能回家。冉莹颖虽然失落,但仍坚持忙完了整个晚会。结束后,所有客人离开,冉莹颖又要照顾两个孩子的洗漱和睡觉。
孩子们都睡下了,冉莹颖才回到客厅收拾残局。邹市明工作忙碌,家中里外经常都是她独自担当。又是一天的劳累,冉萦颖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她对着沙发上,戴着拳击手套的玩具熊熊,玩具是平时给孩子代替爸爸的,哭诉“独挡一面”的委屈。当她在倾诉感受时,自己郁闷的心结也被解开。
情绪不能积压,妈妈需要向配偶或是朋友表达出来。说出感受,能让内心得释放,有助心态调整。
适当满足自己的需求,别忘记爱自己。
在给予家庭付出的同时,妈妈也需要爱自己。网上的一个视频中,一位妈妈虽怀有身孕,也会去看看电影,满足自己的喜好。生下孩子后,她也懂得放松自己。
妈妈也可以每隔一段时间,给自己放一次假,出去散散心。家中可以让爸爸代劳,也可请爷爷奶奶帮忙。
说出需求,给予满足,也是给内心的一次充电。
放低期待,和孩子步调一致。
教育孩子,心急并不能成事。孩子的成长有自身的速度,妈妈需要放下自己的标准,和孩子同步。
孩子成绩不好、做事磨蹭、作业不上心等等。所有这些不能完全满足父母的期待,也都可能让父母上火,但情绪并不能解决问题。和配偶、孩子商量找出原因和解决办法,才能让问题得到改变。
父母放慢下来,保持和孩子的步调一致,才能等到他结出最美的果子。
觉察孩子内在需求,给予满足
父母的爱,是孩子内在的力量,也是对他情绪最大的安抚。
孩子很多行为,也跟对爱的需求有关。父母需要用心觉察孩子的内在需求,时常表达对他的关爱。
父母可以在言语上给予鼓励,也要经常和他在肢体接触上更加亲密:多抱抱孩子,亲亲他,爱抚孩子的头等。
孩子越不听话,闹情绪,父母的关爱,往往也能让问题得到解决。
妈妈需要关注孩子的感受,但也要觉察到自己的需求。面对配偶,妈妈要勇敢说出自己的需求。
妈妈能勇于寻求配偶的支持和协助,能把自己从单打独斗中拯救出来,有配偶的共同面对,就不再感觉孤单。这不仅减轻妈妈的心理负担,配偶的参与感,也让整个家庭更有凝聚力。
张歆艺从怀孕到生产,丈夫袁弘几乎都陪伴在身边。在综艺节目里,袁弘对孩子细心照料,对妻子也呵护有加,很多人都羡慕张歆艺嫁了个好老公。
袁弘是好老公没错,但他为妻儿的付出,跟张歆艺懂得说出自己的需求,寻求丈夫的参与,也不无关系。
张歆艺和袁弘商量,孩子出生的前几年,袁弘不能长期在外工作,需要有更多时间来陪伴孩子。
如果袁弘在家带孩子,也可以换着张歆艺外出工作。张歆艺并不认为带孩子或工作,是特定给某一方的。
张歆艺也是懂得付出的,她宁愿牺牲自己复出的机会,也要让袁弘演他喜欢的角色。
知道付出,又懂得恰当的表达需求,让她和袁弘的相处才如此舒服和谐。
家庭是共同的,每个成员都需要有付出,也需要分享。
妈妈看到自己的需求,敢于表达,也恰当的索取,才能给内在爱箱添满油,妈妈才会有爱给的出去。
爱和理解,是每个人共同的心理需求。缺少了它们,就像建筑少了某些根基。当内心这份最根本的需要被满足,很多表面言行的问题,也就随之被解决。
妈妈需要看见自己内在的这些需求,也才能感同身受的看见孩子的需求。
满足孩子,满足自己,让亲子关系更加平衡美好,让家庭更加完满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