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700多年前不朽的民族魂

文天祥(1236 年 6 月 6 日 —1283 年 1 月 9 日),南宋末期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 “宋末三杰”1。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生平经历早年求学:文天祥出生在江西吉州庐陵县(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自幼习文,先后拜多位名师为师。宝祐四年(1256 年),他参加殿试,以 “法天不息” 为主题写下万余字的《御试策》,被宋理宗亲自擢拔为状元。官场起伏:文天祥在官场中数次直言进谏,反对投降,因而数次被罢官。如他曾上书反对内侍董宋臣劝说宋理宗迁都,还提出了多项改革主张,但未被官方回应。咸淳三年(1267 年)至咸淳七年(1271 年),他更是多次被任用、罢免,共计被罢官五次。起兵勤王:宋度宗咸淳十年(1274 年),元军兵临临安城下,太皇太后谢道清下《哀痛诏》呼吁抵抗外敌。文天祥响应号召,招募义士,变卖家产用作军资,率勤王之师抵达临安。被俘与逃脱:恭帝德佑二年(1276 年),文天祥被派往元营议降,被元军统帅伯颜扣留。后来他在镇江逃脱,历经艰险到达温州。继续抗元:益王赵昰在福州称帝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他继续率领军队与元军作战,但因兵力悬殊等原因,战斗艰难。景炎二年(1277 年),元军攻入汀州,文天祥被迫转移。1278 年,文天祥在五坡岭被元军所俘。

文学成就诗歌方面:文天祥的诗歌风格多样,前期诗歌清新、明快、豪放,感情丰富,如《赴阙》等,充满了对复兴南宋的期望;后期诗歌则悲壮、沉痛,又秀腴、典雅,如《过零丁洋》《正气歌》等。《过零丁洋》中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诗句,更是成为千古名句,展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2神。

其他文体:除了诗歌,他还创作了大量的序言、墓志铭、寿序、赞、颂、祝辞、书、启、跋等不同形式的文体。

精神品质忠君爱国:无论面对何种艰难困苦,文天祥始终忠于南宋朝廷,将国家的兴衰荣辱视为自己的责任。即使在南宋朝廷已经风雨飘摇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抗元,不屈不挠。坚贞不屈:被俘后,文天祥在元大都的牢狱之中度过了三年,面对元朝统治者的威逼利诱,他毫不屈服,坚守自己的信念,最终英勇就义。

文天祥的忠君爱国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气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为后人所敬仰和传颂。全国多地建有文天祥祠、纪念馆等,以示纪念。

《正气歌》原文如下: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正文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豆包


如果说有一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就可以不朽,那么这样一首《正气歌》又如一声振聋发聩的呼号,响彻云霄,700多年去过了,然而仿佛如昨日……

记得《西游记》中吴承恩借孙悟空悟道的时候,说500年为一劫,这一劫可以让即便是神仙也遁入轮回,从此寂灭。如阴风、鬼火……

是的,“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

全诗为:“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诗句的意思是:王(王勃)、杨(杨炯)、卢(卢照邻)、骆(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的文体是当时的风尚,一些浅薄的人写文章讥笑他们一直没有停止。但是你们这些讥笑别人的人,等你们的身躯和名字都消失后,也丝毫不会影响到他们如江河般的作品万古流传。

是的,很多人只是一时的计较,而在岁月的长河中他们终究会腐朽成泥,遭人唾弃。

而当时正气的诗人与仁人志士则当不朽!

宋朝是孱弱的,它先天不足,但,这个时代,却是从安史之乱后的矫枉过正。他让雄心勃发的大唐再也不敢轻易相信胡人,再也不敢相信身边的权宦,再也不相信外戚,再也不相信节度使,再也不相信手中握有军权的军人……

是的,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戏码,不能忘!

所以,当岳飞的岳家军蓬勃发展,锐不可当,直逼旧都的时候,他和他的军队,等不来复国的雄兵,以及补给。却等来了12道金牌。最终冤死风波亭……

这个王朝,从来就不缺乏仁人志士,他们都一心寄希望于国家强盛,然而,断脊之犬,一个卑躬屈膝、从骨子里就已经妥协的王朝,注定了他不可能用人不疑,还何况党争、门阀势力都此消彼长,到南宋的最后一刻,投降派依然可以对文天祥、陆秀夫等横加阻挠……

面对强大的蒙古骑兵,当然还有这个王朝已经卖主求荣的投降派,他们早就算计好了南宋必然灭亡的前途。而只有文天祥逆天而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是的,他很傻。他在张弘范的轮船上见证了,在广东新会(崖山)海战中被张弘范全歼的南宋最后的水师。

他在北京凛冽的冬风里,他愤然提笔:“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他看不到他的身后事,但,他的身后名却永远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树立了一面屹立不倒的精神旗帜,万里长城永不倒!

——力 2024年10月28日 甲辰年九月廿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