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网购了一块无线网卡,跟技术研究了老半天,最后得出 “版本不匹配” 的结论。卖网卡的客服说可以退,我就按照地址寄了回去。
早上,客服突然告诉我说没有收到,我按照快递单号查了一下,发现寄到了相隔两省的地方。
我的第一反应是:先问快递客服。
于是,按照官网显示的咨询电话打了过去(有三个号码,我选了第一个)。
接电话的人语气听来有些热络,我觉得靠谱,这事儿应该没问题了。但是几句话下来,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我的快递可能寄错地方了,能帮我查一下么?”
“你确定寄错了?”
“我确定,官网上确实这样显示的。”
“不好意思,这不归我管,你找别人吧。”
“请问,我应该找谁呢?”
“不清楚。”
“嗯?那 TA 的电话是多少呢?”
“不知道。” 然后就把电话挂了。
听到 “嘟嘟嘟......” 的一瞬间,我想到了《人民的名义》中吴老师的“礼貌、热情、一问三不知”,整个人都很不舒服。
那种感觉只能用一个表情包来形容:
好在,火冒上来的一瞬间,理智适时地泼了一盆冷水,赢得了胜利。同时我也意识到生气并不能解决问题。
于是,我放弃了客服,直接从微信转账记录中找出了快递小哥的电话,一问之下才发现,原来:官网的单号跟寄出去的真实单号尾数是不一样的,一个 54,一个 45。
最后,事情圆满解决,但也让我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愤怒真的是个很难控制的东西。
我们都曾因为一些琐事而情绪失控,而且事后看来这些都只是小事一桩,可是情绪来的那阵儿,就是谁也挡不住。
当我们遭到冒犯、诸事不顺的时候,往往会用愤怒和生气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从心理感受上来说,我觉得自己生气不是因为快递发错了,而是因为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好在,最后理智战胜了感性,事情得以完美解决。
你有没有在演讲时体会到这样的感觉:
当观众特别感兴趣时,即便是准备得不那么充分的内容你也会讲得特别好,超水平发挥。但是如果观众都在玩手机,甚至交头接耳时,就算准备得很好,你的水平也不一定能发挥出来。
记得在家吃饭的时候,我妈总会在厨房里冲我喊 “吃饭啦!” 这时候,如果我没有做出回应,她就会一遍又一遍地喊,音调越来越高,最后还会特别生气。
再比如你跟别人打招呼,对方没理你,你会不会觉得不舒服?
实际上,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如果没有得到母亲足够的关注,就会觉得自己被忽视,逐渐产生愤怒,进而嚎啕大哭。
你看,愤怒就是一种很原始的情绪。只不过当我们逐渐成熟,会慢慢意识到:愤怒是消极的、具有攻击性的。
再说一个很好玩儿的事儿,你有没有留意过形容生气的词儿,像是怒发冲冠、火冒三丈、暴跳如雷、雷嗔电怒、目眦尽裂这些,每一个其实都是为了让自己更 “显眼”,让别人注意到你。是不是跟小孩子很像?
所以呀,当我们的期望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觉得失望。由失望引发种种负面情绪。
心理学上说,情绪的产生过程是这样的:
刺激 —— 唤醒 —— 解释 —— 感受。
具体来说,就是先由一件事唤醒你对它潜在的认知,然后在头脑中解析,最后告诉你应该产生怎样的情绪。
我们在《如何成为情绪的主人?——关于情绪你必须知道的事》中也曾提过,真正决定情绪的是我们对事情的认知和判断。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对于同一件事儿有的人能处之泰然,有的人就暴跳如雷。
大家应该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卖雨伞,小女儿卖太阳帽。于是,老太太每天都生活在烦恼中,因为晴天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雨天小女儿的太阳帽卖不出去。
后来一位邻居对她说:“你多幸福啊,晴天小女儿有太阳帽卖,雨天大女儿又有雨伞卖,两个女儿天天都有生意做,真好!” 老太太这才恍然大悟,天天都生活在快乐之中。
但是愤怒作为一种原始的情绪,很难通过简单的认知调整就压抑下来,换一个角度来说,压抑情绪本身就是一种伤害。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别急,往下看。
虽说生气是一种很正常的情绪,但是暴怒会带给我们不必要的损失。在愤怒的情况下,我们很大概率会做出错误的决定。更糟糕的情况是,生气不但伤身,还会殃及他人。
因此,我们要对愤怒的情绪进行管理和控制。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人:他们温和有礼貌,似乎没什么事情可以激怒他们,即便从旁人的角度看来,有些事儿早已经越过可承受的边界。
这些人的逻辑通常是这样的:我再忍一忍,他们早晚会明白的。
你注意到了吗?这里面隐藏着一个很不合逻辑的想法:
理解自己的主动权在别人手上,只要我 XXX,对方就会 XXX。
此时,如果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剧本行动,就会不高兴,觉得周围人不可理喻,开始变得愤怒。
可是,谁有责任和义务去理解你的行为、思考你真正的动机呢?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婴儿时期的哭闹,孩子哭是为了让母亲关注自己。哭是手段,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是目的。
你发现了吗?婴儿哭闹是因为 TA 无法有逻辑地表达,哭是唯一可行的方案。但是作为成人,真的只有生气这一种表达方式吗?
其实,发脾气不应只是单纯的情绪宣泄,完全可以帮我们合理地传达需求。
人生气的时候,往往是不知道如何向别人表达自己,于是试图用情绪威慑对方,但效果通常不甚理想。
在《非暴力沟通》中,有几个很不错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表达。
❶只观察,不评论
观察是描述客观现实,评论是加入自己的看法、总结。
有一句话是说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可见只观察、不评论有多难。
举个约会迟到的例子:
“你怎么总是迟到?” 这是评论。
“你最近已经连续迟到三次了。” 这是观察。
如果你讲的是观察到的现实,对方可能会反思自己的行为。但如果你直接给对方下定论,TA 的第一反应一定是反驳。
❷说感受,不判断
感受是指自己的切身体会,判断是下定义。
同样是约会迟到:
“你总是迟到,肯定不在乎我了!” 这是判断。
“你已经连续迟到三次了,我很难过,不喜欢这样。” 这是感受。
你看,同样的一件事儿,判断会直接将对方定义为 “不在乎”。而感受就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理解你的期待和需求。
❸只请求,不命令
请求是提出要求,希望得到满足,命令是发布权威性的指示。
继续以约会迟到为例:
“你以后别迟到了!” 这是命令。
“你连续三次迟到了,是遇到了什么事情吗?我希望你以后能按时赶到,如果不能,请提前告诉我,好吗?” 这是请求。
提出请求之后,我们还需要具体化请求的细节,告诉对方我们想让 TA 做到怎样的程度。接着,了解对方的反馈,问一句 TA 是否明白你要表达的内容,以及能否接受你的请求。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就事论事,我们生气的最终目的也是想要找到解决方案,避免矛盾再次发生。
所以,下次再生气的时候,不妨先停下来什么都别做,想想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你生气,体会自己的需要,把没有被满足的情绪表达出来。
另外,万一你真的生气了,请一定记得下面这句话:
不要在愤怒的状态下,作出任何决定。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真正 “情商高” 的人不仅不会被怒气困扰,反而还会 “拥抱” 愤怒,让愤怒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
笑来老师曾提到过两件有关 “吃亏” 的事儿,一次是去超市买核桃遇到了不合理的 “规定”,一次是去苹果专卖店换电脑。(详情见《七年就是一辈子》:其实跟外人也很少吵架……)
从中,我学到了两句话:
1. 有规定没问题啊,拿出来给我看看呗……
2. 先说清楚啊,我一会儿哪怕嗓门大了,也不是针对你个人,是被你们公司气的……
以及,如何正确地用 “生气” 为自己争取合理权益。
首先,不能生气。其次,在不生气的情况下,偶尔可以假装生气,提高嗓门是为了达到效果。再次,一定要先表明立场和态度,这是在提醒对方,别把自己卷进来。最后,只说道理上百分之百站得住脚的话。
你看,如何正确表达愤怒其实也是一门艺术。
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沟通的,没有什么矛盾是不能解决的。
发火是一种愚蠢的做法,在正确的时间,以合理的方式,用恰到好处的愤怒去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高情商。
正如笑来老师所说:哪里有什么好脾气啊,只有想得明白和想不明白。
很多不那么容易生气的人,最开始也是会生气的。不过,生气的次数多了,他们发现不划算,所以换一种方式解决问题罢了。
想通了,问题解决了,也就不生气了。
我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我不是不会生气,只是我害怕生气,我害怕我一气之下把这个世界上的一切美好全部毁了。
愤怒的确有这种力量,但掌控愤怒的方向盘,始终在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