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看完了罗振宇《时间的朋友2017跨年演讲》。怎么说呢,感觉get到的知识点没有我想象中那么丰富那么丰满。其实很多观点,站在另一个角度会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带着辩证性的思维来思考和接受观点,而不是被动的让这些观点冲击你原有的认知。
趁着思路还清晰,整理一下刚才记的笔记。
1,物种间新的连接器
这里老罗主要是讲了“快手”的“去中心化”。互联网时代,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标签和品牌,也就是有各种各样的“物种”。只要不断有人涌进互联网,他们就需要有个“连接器”来认识互联网,使用互联网。“物种”的大规模性和多样性,就决定了这个“连接器”的属性。
2,从流量思维到超级用户思维
流量思维指的是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越多越好。而超级用户思维就是精耕细作,哪怕只有一小部分认可度高的客户群,也可以创造效益。只要精耕细作你的这些超级用户,通过口碑效应自然就能聚拢更多的新用户。“会员经经济是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了一种可持续可信任的正式关系”。
3,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是你能调动多少资源
调动不属于你的,组织外的资源的方式是什么?就是你原来不能,但是我有办法让你能。这就叫“赋能”。 也许这是“布局”和“投资”的另一种说法吧。对于大企业来说,就是整合资源,对于小企业来说就是对外开放。
4,价格战VS认知站
价格战,是靠产品本身赚钱;而认知战,战场在用户的头脑中。价格战的目的,是消费者仔细权衡之后,选择我,在比较中胜出;认知战的目的,是不存在比较的,因为消费者只知道我。认知大于事实。
5,拳击比赛VS拔河比赛
拳击比赛入门门槛比较高,强调个体的实力是核心,取胜的关键是让自己更强大,输家离场。拔河比赛人人都能参与,强调共同参与,共同的目标为核心 ,取胜的关键是让更多人站在自己一方,希望人人都不要松手。拔河比赛关心价值移动方向,互利共赢,只是看谁的主导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