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
一句话概括剧情:
赞恩的姐姐被父母“卖”了,赞恩离家出走,遇上打黑工的泰姐,泰姐被遣返,泰姐的孩子被赞恩卖给人贩子,赞恩打算回家拿身份证办假护照,此时听说姐姐死了,拿刀捅了姐姐的“丈夫”,最后,他在法庭上状告自己的父母不该生下自己。
======
男孩赞恩出生在叙利亚底层,给杂货店老板当童工,借着儿童的身份拿处方药,把药粉磨碎,泡在水里,用衣服吸水,晒干,然后跟着老妈,把这些带着毒品的衣服贩卖到监狱里。
姐姐来了月经之后,被父母卖给杂货铺的老板,11岁就怀孕,但是因为没有身份证,是黑户,医院不收治,去世。
姐姐被卖走的那天,赞恩很伤心,流浪的路上,他跟着一个游乐场的爷爷下车,遇到了善良的清洁工泰吉斯。
泰姐,埃塞俄比亚人,没有户口,还生了个孩子。
人贩子阿普洛斯(简称老阿)给泰姐做过假证,他说:把你儿子卖给我,他从出生的时候就死了,连番茄酱都有名字、出厂日期、保质期,但是你儿子没有。用儿子换取一张假证吧!
泰姐舍不得。
btw,她假证快过期了。
同时,赞恩开始照顾黑人小孩,让泰姐放心出去工作。
但是好景不长,泰姐因为身份问题,拿不到应得的工资,还被人抓到,准备遣返。
赞恩带着黑孩子到处流浪。
=========
最后,赞恩把黑孩子卖给老阿人贩子,人贩子许诺,孩子卖给他,他还会给赞恩办个假证,偷渡到土耳其。,但是需要赞恩回家拿身份证。
但是,他全家都是黑户啊,赞恩怎么可能有正式的身份证呢?
在争吵的时候,父母提及,家里还有一笔付不起的医院开支。
医院?谁得病了??
赞恩察觉到可能是姐姐出了事情。
再三追问,得知姐姐已经去世。
他愤怒地拿着刀,冲到杂货铺,对着姐姐的丈夫,捅了下去。
==========
最后,赞恩在法庭回顾完了他的童年,同时,控诉自己的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生下来。
父母麻木地说,啊,我们现在又怀孕啦!
===
后续,在未成年监狱里,泰姐听到赞恩被传唤,和他相认。
同时,贩卖人口的组织被截获,泰姐的儿子得救,泰姐重新得到了儿子。
赞恩因为接受采访,得到了救援,有了自己的护照,准备移民。
====
演员是真实的难民,那么小,哎,看着太心酸了。
全程充满无力感,没有任何转机和际遇可以改变主角。
赞恩他才12岁,能干啥?
清洁工泰姐也不大,黑户+单亲妈妈,能干啥?
赞恩的父母是黑户,只知道生孩子,家徒四壁,一天到晚使唤男孩干活,等着女孩长大了来月经,就卖给别人,这样的父母能干啥?
=========
由此我想,怎么才算一个合格的父母呢?
生活处处都是苦难都是坑,这我承认。
成年人,有找不到工作的苦难。
没工作,随时可能活得没钱、没尊严、没价值、没朋友,随时感觉活着没有任何意义。
哦?如果再加上大龄单身没人爱同时父母嫌弃?情感和金钱没一样把握得了。
那生活确实比较煎熬。
怎么办?
1 不生孩子。
自己的生活一团糟,生了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岂不是更乱?
是想转移生活的主要矛盾,掩盖自己的无能为力吗?
我的生活本身就很乱,如果生一个孩子,他一天到晚吃喝拉撒非常牵扯精力,会把我的生活弄得更乱更糟,然后,我就可以把我所有不如意,统统甩锅给他,哦也!!
生孩子多好啊,想打就打想骂就骂。
被生活欺负了不要紧,我还可以欺负我的孩子啊!
多少人是在“都是因为你,家里变得好穷,爸妈变得好苦”的唠叨声中,为整个家庭背锅背到人生充满心理阴影啊。
建议不生,因为这种环境下长出来的孩子,质量不好,心理问题很多。
如果有得选,他想选别的人当父母。
2 力所能及之处,痛快满足
对于孩子,我一向觉得,至少有点经济基础,再去生孩子吧?
什么是经济基础呢?
不是说你可以随随便便掏给孩子五个亿去搞投资,这才有资格说“我有经济基础”。
普通人,在生孩子的时候,看看你家的存款,至少可以保证1年到2年内的生活。
两口子没有经济来源1年,不至于焦头烂额。
当然,你如果非要去选20万的月子会所,30万的早教班,当我没说。
总之,不要把自己生活的不幸,全部心安理得地怪罪于孩子。
虽然养孩子确实是负担,费钱费时间费力,但是,人家孩子也没拿刀逼着你把他生出来啊。
比如,有妈妈抱怨:都是因为给孩子买奶粉买衣服报辅导班搞七搞八xxxx,每个月我都没钱买包了!
拜托啦!是孩子在拿枪抵你太阳穴了?
他逼着你去找个人结婚生子,他逼着你怀孕不准打胎,最后又逼着你生产?
你被这个逆子逼得一刻不得安宁,被迫向他上交了全部的财产以祈求人生的安宁,他拿着你的钱财去买了奶粉去报了辅导班去买了衣服,从而,你这辈子彻底失去了买包的预算?
如果是这样,你才有这个碧莲去抱怨:都是因为孩子,我都没钱买包了!
我更偏向于这样的真实说法:都是因为我穷,都是因为我没钱赚更多,导致没钱满足我的欲望,比如买包包。
一个包属不属于你,只和钱有关。
你有钱,你就买得起。你没钱,你就买不起。
不会因为你生孩子了,它看着你穷,它就给你打折。
逻辑关系理清楚ok?
==============
什么样的父母是合格的父母呢?
在童年时期,尽量让孩子开心点,痛快满足。就已经强过大多数人了。
很多父母,他们最大的问题是,非常不希望看到孩子开开心心。
考试考100分了,开开心心的,马上泼冷水,“有什么好得意的,你丫以为你是谁啊世界第一了?比你厉害的人多了去了,骄傲让人落后,啥也不是!”
找到工作了,有钱拿,开开心心的,父母马上来一句“你那几千块钱够干嘛的,房子几百万你又买不起,还指望你自己还房贷,呸?没我们给你搞首付,你啥也不是,有什么要嘚瑟的!也没见你往家里给钱啊!白眼狼!”
找到男女朋友准备结婚,开开心心的,父母还能继续叨叨人性之恶,“孩子啊,你听着,男人/女人就没一个好东西。婚姻就是爱情的坟墓,别觉得人家现在对你好,咋啦?那以后指不定怎么揍你呢!有啥好得意的,呸!啥也不是”
少在心理层面传达绝望和怨气,还有无穷无尽的不如意。就是不错的父母啦。
和物质生活无关。
看了电影才知道,原来快乐对一个小孩来说,可能是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