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秋天

原创文责自负,原载《青年文学家》

作者刘润美

接连几天大雨过后,天变得瓦蓝瓦蓝的,空气清新的让你忍不住猛吸几口。早晚出门锻炼之时,也感觉到了丝丝凉意。这时才猛然惊觉秋天来了。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不错的,自然界四季分明,最有韵味的当属秋季。秋,它不像春天那般张扬,也不像夏天那么浓烈,更不像冬天那般苍茫。它有着自己独特的成熟雅致的美。

走近秋天,发现秋之美。美在色彩斑斓。不要说漫山遍野枫叶的火红,田间地头的满地流金,挺立的高粱涨红的脸,就连饱满的玉米也笑得露出了大金牙。不要说红通通的苹果,正三五成群的点头微笑,黄澄澄的柿子,犹如一个个灯笼压弯了树梢。单单就眼前那雪白雪白的棉花,也都堆成了小山与天上的云连成一体,在蓝晶晶的天空映照下,犹如梦一般。更别说小河里流淌的清冽甘甜的水波,更是惹人怜爱!总让人忍不住伸出手去摸一摸,亲自感受一下那瞬间的清爽温凉!

走近秋天,发现秋之深。“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秋日里的落叶也是极美的。静静地站着,听风儿吹得或红或黄的树叶沙沙的响,那是在为大树母亲唱赞歌,又或者是与树枝上的鸟儿做告别?又是一阵风来,叶儿带着对大树的无限眷恋,舞动着轻盈的身姿投入了大地的怀抱。于是树下渐渐积起了厚厚的或红或黄的地毯。我不忍踩踏,轻轻的捡起他们,拿在手中细细把玩,那椭圆的轮廓、那细弱的叶脉以及那带有小锯齿一样的边缘,凑成了这片小小的叶子。我不禁惊叹于造物主的伟大!即使是一片小小的叶子也是大自然生命奇迹,也是我们人类的好伙伴。正是由于这些动植物的存在,才使地球母亲如此千变万化。才使这世界如此美丽迷人。

“多情自古伤别离,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举起手中的落叶对着阳光细细观赏。发现小小的叶脉纵横交错着,像极了人类世界中的高速公路。我不免想象着它短短几个月的生命里,到底蕴含着怎么惊人的奇迹?是什么力量促使让它从诞生到灭亡?离开了母体的它将来会是怎样的境遇呢?或许会被人当做艺术品来珍藏,或许会被人做成标本来研究,但更多的可能是“零落成泥碾作尘”。想到这里我不禁感伤起来。身为万物灵长的人类,自认为可以主宰全世界,却在伟大的大自然面前败下阵来。在这个意义上讲,人类是无能为力的,他既不能改变世界各地的大气候,也不能主观操纵个体生命长短。每个人自从诞生开始,就不可避免的一步步走向死亡。面对着这种生命的必然,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增加生命的深度和广度。如今的自己也已经步入人生之秋,没有了懵懂无知,远离了风华正茂,留下的过往的经历和对生命深沉的体味。正如“成熟的稻谷总是懂得低头弯腰”一样,我们也学会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世界的释然。余生即使是夕阳西下也要活出火烧云般的灿烂辉煌。于是我感觉自己走近了秋,了解了秋,懂得了秋,更想自己变成这绚烂的秋!

走近秋天,发现秋之雅。唐代少年才子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对秋日余晖的赞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大诗人王维身在山间,对秋夜清泉明月的感触。“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是刘禹锡借秋景来抒发自己踌躇满志的内心。“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在《采桑子.重阳》中表达了他作为中国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胸怀和吞吐天下的气势。从古至今多少文人雅客都用各自的方式表达着对秋天的喜爱和欣赏。这些诗词并不因为哪一个生命个体的消亡而永远消失,而是在人类历史的文化长河里绽放着夺目的光彩。从这个意义上讲,秋天作为一种素材必将在文化的长廊中源远流长、绵延不息!或许几千年以后,我们的后人也会在文化的只言片语中找到今日秋景之描述吧!

我爱秋天更要走近秋天,找到秋之美,秋之深,秋之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走近秋天,与秋同行。 秋天的天空,有一碧万里的澄澈,蓝洼洼,纯净而祥和。更有各式的云,在空中波澜壮阔。看,有堆砌高...
    无言YU阅读 414评论 9 10
  • /小雨文图 时光匆忙又缓慢 我终于走近你 ——秋天 季节的风 把绿叶吹得璀璨 一树黄又一片红 随风摇曳的叶子 在耳...
    小雨飘飘阅读 724评论 12 7
  • 难得的休闲周末,只身来到大自然,走近向往已久的银杏林,感受秋天的气息。 银杏林的故事
    兰心素语阅读 85评论 0 0
  • 金秋十月,阳光普照大地,秋风像一只神奇的画笔,一夜之间就把家乡路边的绿带染成金灿灿的了! 当我还留恋着...
    浅安时光_314c阅读 108评论 0 1
  • 不知不觉又是北京的秋天,北京的秋天没有过渡,总是
    Hi栀子酱阅读 2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