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一天天长大,记忆里有雨不停下”
离看完《狗十三》已有一个星期之久。刚看完电影后,整个人变得很压抑,心里想了很多,但不想把长篇大论写下。只记得脑海里呈现的是年少时的种种过往,很片段式地在脑海里放映。那晚,变得很沉重。
在看电影过程中,有些故事片段的出现,我都在心里默想“哎,这不就是我吗?!”回想青春这一路成长,不能说我像李玩,只能说在这个“中国式的教育”下,我们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与长辈之间的误解,矛盾,争吵……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三点,是李玩被逼着报了英语班,父亲打了李玩和她参加了两场酒席的情节。
小时候真的是一路被父母打到大,这么说起来有点夸张,但现在回忆起初中前的童年,也只剩潸然。我的童年,其实还是很快乐幸福的,但是那时年幼,笑过闹过后什么都忘却,但痛过的痕迹却一直陪着我长大。
我不记得小时候吃过多少大白兔奶糖,不记得有多少只过家家的玩偶,不记得坐在爸爸肩上“骑马”……只记得,因为不弹钢琴被妈妈关在了门外,吃着饭却突然被掌嘴巴,委屈地在地毯上罚站……
电影里父亲打了李玩后把她抱在怀里说:爸爸是爱你的,这都是为了你好……明明这么感人的画面我却突然小声地笑了出来,这跟我妈的台词完全一模一样啊!想起了曾经,有点可笑罢了。
我只想说,小孩子不会明白你打他就是爱他的表现,他只知道痛,只知道哭得很累。我想李玩她明白了,可是那时我还没像她这么懂事,我不懂。
童年我不懂的事情还太多,不懂为什么要被父母拉去参加各种大大小小的酒席,从三岁后开始就得一步步教你懂得餐桌礼仪。全程假笑到脸僵,是我在酒席里的必备表情。而后,我小心翼翼,很怕一不小心做不好,就会被父母的眼神弄得场面很尴尬。
李玩第一场酒席碰到了“文人”伯伯,他用大人的所谓知识渊博去评价李玩阅读的《时间简史》就是娃娃看的东西。《时间简史》可是关于宇宙奥秘的科普读物,是不管哪个年龄钻研起来都是本深奥的书。大人总是喜欢高高在上看不起孩子兴趣的东西,从未了解过,就敢按下定论。在文学领域略懂一二的“文人”伯伯,也不过是个加了引号的说谎者罢了。
在酒席里,我也遇到过无数这样自以为是的大人,他们爱炫耀自己亦或者他们的孩子,他们爱显摆自己的成功,也爱攀比孩子的成功。小时候的我听完会感到自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长大后才慢慢发现,那都是些多么可笑的虚荣。
李玩第二场酒席,就是让观众很不能理解的吃狗肉情节。他曾经是多么喜欢小狗,而如今却做出如此让人目瞪口呆的举动。其实她在成长中不断妥协与服从,在变成“成熟的大人”时,她也在慢慢地迷失自己。
我还好,在成长的路上虽然一直有在被安排,服从。但我天性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性格,还是不断在做让自己逃脱的举动。还好此时,我一直是我自己。
“我们就一天天长大,也开始憧憬和变化”
影片里让我感触深的最后一点,是开头父亲逼着李玩报她最不擅长的英语班,而让她放弃了他最爱的物理。到故事最后,李玩也没能通过英语演讲,却因为物理竞赛获奖得到直升高中的名额。
从小我就被爸妈逼报着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琴棋书画”是真的啥都学过。小时候挺恨父母,看着别的小朋友都在玩儿我却学些不知道这有什么用的兴趣班。我妈常跟我说“你长大后就会感谢我了”,当时内心是有无数白眼的。而此时,我懂了。其实长大后你经历过,就会明白那些年少未懂的无知。
说到兴趣,我最近又开始抽疯,想转专业的野心又开始萌发了。前段日子本已经想通了要安静过好这四年,精力留给考研用。可是吧,这些天遇到了些事儿,受了点刺激,夜里蹲在学校食堂后面的小树林哭了好久。我真的累了,本想大学好好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摆脱了所有的束缚,可是结果告诉我是我想多了。从小就被父母安排着兴趣,他们看我好像喜欢什么,他们想要什么,就把我往哪个方向培养。好像从小到大都没听过他们认真地问我一句:“你愿意学这个吗?”我好像一直在无法拒绝地接受着。
我妈总说我三分钟热度,学什么都不精,总爱半途而废,没错我也确实是这样。我到高三前都没明白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就一直顺着父母的安排去喜欢他们的喜欢。
至今十八我觉得自己做的最疯狂的事情就是在画室的时候,一个人自己决定转了影视班,学了电影美术。那时候把转班的协议都签好了后,给父母打电话汇报了下。当时爸妈真的是恨不得马上冲来北京打死我“为什么决定前不能和我们商量?你觉得你这么做就是对的吗?”我也不知道是对错与否,我只知道那次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给自己做了一个比较大的决定。我突然觉得很轻松地摆脱了父母的束缚,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突然觉得那个夜晚,北京的夜空,格外的明亮!
虽然吧,学影视的结果也就这样,我承认没有李玩厉害,最终还是输给了自己的喜欢。父母有时候还是会拿之前考学时冲动地转班行为指责我,可那真的不是冲动,是深思熟虑一年后的选择。其实一年前我就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什么,只是没机会说出口罢了。
即使是现在这样的结果,我也从头到尾没有一点点后悔过我选择影视,选择华卿(考学的画室),选择北京!在那个地方经历的所有事,遇见的所有人,是我十八年里最美好的回忆没有之一!我爱北京!爱在那经历的所有不期而遇!
仔细想想北京真的是我的福地了,是不是因为喜欢所以觉得在那的一切永远都是甜甜的糖果味~(跑题了!突然表白北京怎么回事??但是说好的四年,我是真的不想再错过你了!)
可错过终究是错过了……当初也不是没勇气复读,只是又一次被安排罢了。其实我真的不想这么顺利考上个不想要的大学,想经历失败,想为自己所爱赌命一次,可是我没有机会。都说复读多累多苦,那我现在的生活难道就好过了?每天学着自己反感的专业,每天在和自己较劲。我觉得此时的自己,比当初考前画到凌晨两点半还累,主要是,心累。十八岁这一年没有办法选择复读,那我只能经历接下来十九岁的转专业考试,二十二岁的考研。接下来要走的路,比艺考高考更加孤独,毕竟这是一个人的奋战。
其实当初接受现实也是因为,再来一年父母真的没有金钱和精力了,我即使再自私地想要得到自己的爱,也得为他们考虑。当时曾说过,“要是没有那么多顾虑该多好啊!”这样我就可以不用害怕会辜负谁,一遍遍地考,直到达到巅峰为止。可是,身后还有亲情,我已经长大了,也该懂得责任和承担。父母培养了我十八年,能得到这个结果,只要他们能开心,能安心,我在多少个失落的夜里躲在被窝流过的泪,都值得。
还好接下来的路就是我一个人独行了,转专业,考研。没有人逼我,也没有谁需要顾虑,过程自己走,失败了也可以重来。
最近的我,总是早出晚归,今天更是全天24小时没见过室友。我醒来,他们走了,我回来,他们睡了。我也从来都没有报备过这一天去了哪,好像也没人好奇,好像也没这个必要。就这样神出鬼没的行踪连续了两星期,可我是真的去学习了!
最近看上了一家书店,没课的时候就爱骑个自行车从学校的东区骑到西区。读一天的书,饿的时候在商场里找一家好吃的店,偶尔买下肯德基的炸鸡,喝一杯coco的奶茶,要回学校的时候买一盒削好的水果。冬天太冷,归途只好选择步行,在夜黑风高的夜晚带着耳机听着音乐,慢步回宿舍。一天的时间都是留给自己,很闲适。
为什么选择这家书店,一是因为我不喜欢图书馆压抑的感觉。而且我喜欢逃离校园,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在逃避一些人事,感觉走出学校,我就变回不是那个讨厌的自己了。
二是因为,那个商场现在已经被改造,变成了很多机构培训班,随处可见幼儿园小学的小朋友和家长。坐在书店里,看着那些懵懂的脸庞和一旁大人地教诲,我想起了小时候,竟然有些怀念年少的感觉,曾经的我也是像这样一路成长。
当初恨过父母让我上的无数补习班,而如今看着这些孩子,脑海中浮现的不是补习的痛苦,而是一段段补课前后和父母在一起的美好画面。那些接送我上下课的短途,那些批评与谈心,谢谢你们用心的付出,我都记在心里呢。
所以说很爱来这家书店,感觉周围的气氛,能让我在压抑的成人世界中,回到那天真的童年日记里。
再谈回到学习,大学的学业真的没人逼你学,你完全可以选择不挂科就好。我也本想选择安逸,可是我不想一年后的自己再后悔没努力过。一天,看了1139张ppt,写了152页笔记……最近也开始和我最恨的英语杠上了,英语和美术,我选择死磕英语。在多少阳光明媚的早晨喝着牛奶读着英语,我竟然感到了幸福?!
其实十二年义务教育我还是上大学后才喜欢上学习这件事情,真的没有人逼着你去完成它,你反而会因为某个原因想努力,从而不得不渐渐爱上了它。在不想画画的这段日子里,我发现我真的爱上了在书本上写写笔记的时光……累了,就换一种模式继续生活吧!
我们就这样长大了。那些童年里下过的雨,北京下不来的雪;那些失败后不能重来的遗憾,如今的不甘;那些想逃避的世界,无法入睡失眠的夜;那些一个人走的路,没人懂的孤独;那些…曾经的曾经……
我们就这样,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