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在抄经,忽然觉得房间里很安静,没了姐姐和妹妹的声音。
呼唤她们,原来姐妹俩在姨姥姥房间里画画娱乐。
我不禁跟过去,看看她们在画什么。姐姐坐在桌前台灯下画啊画,妹妹立在一边涂啊涂,姨姥姥斜卧在床上休息。看得见纸面上颜色绚烂,耀得我心情也靓丽。
老母亲满足地回去客厅,继续看自己的书。刚坐下,忽听得妹妹一声闷叫,紧接着呜咽声传来,妹妹哭了。
姨姥姥忙相问:怎么啦丫丫?丫丫你怎么啦?我画得不好看,姐姐画得好看。妹妹抽抽噎噎。
姨姥姥和妈妈立刻安抚:丫丫画得也好看,姐姐学得时间久,丫丫还小,已经画得非常好了!姨姥姥边说边点赞。
哇~哇~!妹妹大声哭出来,哭得更凶了。专注于手机的爸爸闻声而来,嚷嚷问着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听闻解释,爸爸哄妹妹:丫丫画得好,比姐姐还好,这没事,没-,
话没说完,妹妹“啊~啊”大叫,哭得更大声了,并扯起画纸、揉搓一团、扔向地上,继续大哭。
爸爸还想说什么阻止妹妹大哭,我担心妹妹再受刺激而更愤怒,一把拥抱住她,让她在我怀里大哭。小姑娘挣扎了两下,拒绝让我拥抱。我拿了纸巾帮她擦拭泪水,再次抱抱她,她由大哭转为抽噎。
转头问姐姐:你来安慰一下妹妹?姐姐弯身捡起纸团,展开,对妹妹说:丫丫,其实你画得也很好。我还是受了你的启发今天才想起这样画彩色大山的。
妹妹逐渐安静。
问姐姐受了妹妹什么启发。
姐姐翻找出一张画纸,说看到妹妹这张画觉得这样画大山很美。
姐姐的画恢宏一些成熟一些,毕竟年龄大学得久些。美丽的群山,碧蓝的大海,运动的人们,看日出的姑娘,拍照的小姐姐…,姐姐的内心也是欢快愉悦寄情山水的吧。^_^
妹妹的画,虽然笔触生涩一点,却是更多的童稚和灵动。黄色俏皮一只眼的太阳哥哥,手里拿着冰淇淋,…太阳哥哥在吃冰淇淋,想想就要笑哈哈,妹妹很喜欢吃甜食。
还有绿色山头上的小朋友手拿冰淇淋和太阳哥哥对碰,增加了人物互动感,会不会反映出外表娴静的妹妹的内心其实很活络呢?:-D
尤其妹妹的原始画作,那个阳光奔跑的小姑娘,就是她自己呀!
彩色的大山像一片璀璨的秋之林,又像一片清澈泉底的灿烂鹅卵石,妹妹的内心会是何等欢悦!^_^
小小孩笔下的自己,比房子还大,真的是“天大地大我最大”的童萌。随着年龄渐长,她会遇到更多的哥哥姐姐在某些方面优秀于自己,也会发现其实我们人类很渺小,直到最后她住到自己心里面去。这是成长的过程。
第二天,我对妹妹说:人和人不一样,你有你的特点,姐姐有姐姐的风格,就好像妈妈和姨姥姥的长相、爱好也不一样,但妈妈爱你们是一样一样的。
妹妹乖巧地回答:嗯,我知道了。我有我的特点,我的也很好。
但其实,妹妹这种较量心态存在较长时间了。
姐姐唱的歌,妹妹希望自己会唱;姐姐拼出的积木,妹妹也希望自己独立完成,完成不了会有生气发脾气。
大半年前学轮滑时,如果她自己,上课蔫蔫的;如果有小朋友一起,她精神头儿足,无意识里争个高低。
而姐姐,外在表现比较直接爽快,甚至有点强势,对娴静温和的妹妹,形成一股冲击力。可能妹妹的生存环境,让她有更强的求生欲(竞争感)。
没有什么好坏对错,都是人之常性情。只是希望,姐姐和妹妹在成长的过程里,每人都能早日探到自己的核心和重心。
妈妈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