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首词——《临江仙》里面,我们发现历史上的成败只是笑谈,“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却不因为历史而改变,没有好酒可以喝,有说笑,蒙着被子而睡下,但以前位极人臣过的是什么日子啊?没有阅历,写不出如此大气的词。
后来在云南待了35年,他活了70多岁。60岁时候本来可以回家,但是可以看出皇帝是多么的恨他,皇帝问下边的:“他过得怎么样?”下人说,他整日以泪洗面。皇帝就很开心了。
他在云南讲学布道,不少人争相成为他的学生,云南读书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后来安南(今天越南)当时是中华的属国(当时云南越南地位相当),就因为他,云南对中原的认同感越来越强,就牢牢地钉在中国的版图上。杨慎用“文力”把云南拉回版图,没有用武力,“冤冤相报何时了”,他功不可没。
这首词由宏大的历史到微观,再到宏观。在词里面看到“淘尽英雄”的“浪花”,在到“夕阳”,非常的大气。
一个“东”字推到最高,瞬间进行切换,这是对声音的驾驭能力考查。不把“英雄”作为主角,虚化了,所以这里不用重读“英雄”两个字。
三四小句,“是非成败转头空”,娓娓道来,“几度夕阳红”中剥离出的“夕阳红”,可能就是这么来的。
在下片里面看到微观,写意潇洒,仙气飘飘,仙风道骨,不似皇帝。“喜”字作重音,聊什么,谈资而已。人生真谛不在于名利、算计,因为“都付笑谈中”,“古今多少事”与“都付笑谈中”连在一起,可以体会到杨慎当时的情感。
人生有各种不顺,可以传递某种力量。人生有许多妄念,当个人遇到困难时,可以读这首词。当朝状元也能看得开,我们小民算什么?多阅读这样的诗词,可以带来更多的力量,这也是诗词的魅力所在,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乐观、豁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