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澄录【34】
【原文】
问道之精粗。
先生曰:“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如这一间房,人初进来,只见一个大规模如此。处久,便柱壁之类,一一看得明白。再久,如柱上有些文藻,细细都看出来,然只是一间房。”
[译文]
(陆澄向王阳明先生)请教道的精深、粗浅。
先生说:“道本身没有精粗之分,只是人们对道的认识有精粗之分罢了。这就如同一间房子,人刚进来住的时候,见到的只是一个大轮廓;在里面待久了,于是房柱、墙壁等也就一一看得清楚明白了;再过得久些,连柱子上的细碎花纹,都看得清清楚楚。然而房子还是这个房子。”
[解读]
陆澄问的道之精粗,是在问朱熹讲的关于《大学》里的格物致知: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朱熹这段话的意思是,想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就必须接触想要 了解的事物,并且对其进行彻底的研究。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而天下的万 事万物也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原理,只不过我 们还没有彻底地弄清楚这些原理,所以才显得我 们所得知的知识有限。因此,《大学》开篇便教 育我们,要想学习更多的知识,就必须多接触天 下的万事万物,用自己已经具备的知识对其进行 更深层次的探究,最终彻底地弄清楚我们所研究 的事物的原理。只要我们能够长期努力,总有一天会豁然贯 通。到那时,任何事物我们都可以里外巨细地弄清 楚,同时也可以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发挥到淋漓尽 致,再也没有闭塞之处。这才是对万事万物做真 正的认识和研究,才能称得上知识达到了顶点。
朱熹说的“表里精粗”,是提醒你,你看到的可能只是表,不是里,只是粗,不是精。就像一本书,我们每年读一遍,体会都会不同,所以重要的书一定要反复读!用物来心照来说,那书也是一物,而你的心之明镜每年都不一样,善于学习的人,总是越磨越明,所以每年都能在同一本书上照出更多东西。你懂得有精粗,就“戒慎不睹,恐惧不闻。”警醒还有自己没看到的‘里’和‘精’,就会像乔布斯说的“Stay foolish”,不把自己当聪明人,把自己当傻子,不把自己当知道,把自己当不知道。所谓“小人知之,所以不知。圣人不知,所以能知。”就像王阳明说那间屋子,有的人进去一看,就说我知道了!他知道的只是粗,但是认为自己已经知道了,就不往下研究了,所以他永远进入不了精。圣人懂得,这屋子里的东西,他永远不可能都知道,只能无限趋近,他就会精益求精。
王阳明在朱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明晰了一个重要哲学命题: “道”没有精粗,是人的认识有精粗。
在正统的教科书中,王阳明心学都是作为和唯物主义相对立的唯心主义而被提及的。把王阳明的整体思想贴的标签是否正确姑且不论,但是这一段的论述,却证明王阳明很 “马克思”!“道”字在这一段里的含义可以理解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也和唯物论中对“物质”的定义类似,即强调“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因为阳明说了“道无精粗,人之所见有精粗”,这里很明确的把“道”和“人之所见”分为两个不同的东西来谈。将“道”和“人之所见”分看谈,也就是承认了“道”的独立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撇开《传习录》的其他章节内容不谈,但就这一段来说,阳明同志俨然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