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赏析

赏析姜夔(kui二声)的这首《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之前,我们不妨换一种思维方式,从这首词的写作手法中来赏析,大家看完也许会觉得,填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首先看题目,《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点绛唇是词牌名,一般写词不会按照词牌的意思去写,就会在后面注明写作的大意、或者时间、地点,也可以词开头的第一句注明,比如这首可写成《点绛唇·燕雁无心》,但是姜夔的这首《点绛唇》正解是丁未冬过吴松作,意思就是丁未年冬天路过吴松(今江苏吴江)所作。

我们看下全篇,首先说明一下这首词是点绛唇的正体。正体就是基本的写法,和其相对的是变体,由于篇幅关系,今天我们只说正体。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先看正体的平仄规则(中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仄),平是今音里的第一声或第二声,仄是今音里的第三声或第四声。注意古音(古代的读音)和今音(现在的读音)在平仄上是有区别的,比如燕在古音里是平声,而在今音里是仄声,初学宋词的朋友还是按今音来写,这样容易入门。中的意思可平可仄。这两句的大意是北方的鸿雁悠然自在,从太湖西畔随着白云飘浮,作者在这里把燕雁比作自己,道出了漂泊之苦。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大意是几座孤峰萧瑟愁苦,好像在商量黄昏是否下雨。这里将山峰拟人化,更加衬托作者本人孤愁的心境。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大意是我真想在第四桥边,跟随天随子一起隐居。这里的第四桥就是吴江城外的甘泉桥,天随是人名,唐代末期著名诗人陆龟蒙,姜夔很喜欢陆龟蒙,经常拿陆龟蒙自称。

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中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大意是可他如今在何处?我独倚栏杆缅怀千古,只见衰柳参差风中飞舞。作者在这里打破时间界限,同一地点,一古一今,让人感觉作者就是和陆龟蒙在一起,好像他们在进行着心与心的对话。

我们通看全篇,首先了解这是双调,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为上调(上阕)。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为下调(下阙)。上调三仄韵,意思是每小句句尾字,心(xin)、去(qu)、苦(ku)、雨(yu),三仄就是去、苦、雨,三韵(脚)(为u)去、苦、雨,下调四仄韵。四仄就是住、许、古、舞,四韵(脚)(也为u,和上调保持一致),这个很关键,如果没有仄和韵,这首词就是失律。

这首词的大意不难理解,也没有很深刻的背景,和写作文一样就是上调写景,下调抒情。但是用词浑厚、宏大而且十分飘逸,并利用了拟人、比兴、怀古的手法,从意境上可以看出姜夔不愧是宋词大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越读越觉得,...
    尘里微光阅读 548评论 0 1
  • 【编者按:如果有兴趣学习格律诗,请通读全文,全文共计26800字,不含卷首编者按的内容。特别提示:本文完全免费,如...
    大侠霍元乙阅读 8,969评论 84 131
  • 这一周,顺顺利利的过完了,特别充实。 现在在k54的火车上,距离我上次坐卧铺好像有三年了吧。这次买了个软卧,过瘾!...
    小罐纯牛奶阅读 219评论 0 1
  • 想必都会有微信好友是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或者是半年可见之类的,或许你们中很多人就是了。 无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
    OCadenza阅读 521评论 0 0
  • 成功是人人渴望得到的,也是人人羡慕的。然而在成功的背后,却蕴含着无数挫折和痛苦。一般人只望见成功者威风...
    美丽彩虹花阅读 64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