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找到这位“好老师”,学习轻松简单,甚至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多么心动的说法,我们多少家长和老师对此深信不疑。但是,多少家长和老师想出千方百计的方法,也没有帮助孩子找到这个梦寐以求的好老师——兴趣。
不仅家长和老师无法帮助孩子找到兴趣,很多成年人也找不到“兴趣”这位好老师,表示对都自己的专业或工作不感兴趣,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大都不快乐、提不起精神。
为什么我们总是找不到兴趣?找到兴趣真的可以提升我们学习、工作热情吗?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兴趣是我们学习和做事情的原因,还是结果。也就是说,是先有兴趣,才能做好事情;还是做好了事情,我们才有了兴趣。
大多数人认为前者,而实际是后者。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我们只是没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几乎没有人会喜欢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尽量回避自己的短处。比如,唱歌跑调的人,不大喜欢与朋友一块去唱歌;不擅交往的人,不会经常组织聚会;身体肥胖的人,一般不喜欢体育运动……。
还有,我们所谓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可能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开始做那件事情,也还没有在那件事情上遭受挫折而已。实事上,很多人真的放弃原来做的事情,转去做新的“真正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想要做好这件事情同样困难重重,挫折不断。没过多久,这些人又会因为做不好这件事情而对其失去兴趣,然后开始幻想做另外的事情,并且将这一行为合理化:“我(才知道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个……
综上所述,我们看得出来,兴趣并不是很重要,至少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重要。对一个人来说,某件事情只要能做好,并且做到比大多数人好,他就不会对那件事情没兴趣。
说来说去,就是顺序出了问题: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所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的正确做法是: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这很可能已经是极其耗时费力的了),然后绞尽脑汁让孩子学得会、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谁都好——兴趣就自然出现了。
但是,作为成年人,你就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不喜欢做某件事情,是不是仅仅因为这件事我没有做好?若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不喜欢,就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我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反过来,自己做得挺好,但就是不喜欢,纯粹因为那件事对自己确实没有什么吸引力,那就直接换一件事情做吧。谁能逼你去做一件你确实不喜欢做的事情呢?退一步说,如果你被逼着去做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应该也会有些兴趣的。
人们总是搞错顺序,并对这样的错误毫不知晓。总是想找到兴趣,就可以快乐学习和热情工作,一蹴而就。而不是放下幻想,却踏实地,做到熟能生巧。做得多了,自然就能擅长;擅长了,自然就做得比别人好;做得比别人好了,兴趣自然就浓起来了,而后就更喜欢做、更擅长、更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