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上海最适合消费,从奢侈品大牌到平价商品,一一陈列在数不清的商场里。每个人都衣着得体,妆容精致。身处这样的人群里,我也常常恍惚,自己仿佛就是她们中的一员,我也该有这样的生活方式。刚开始我还不敢这样花钱,因为大学时期兼职太累,实在觉得挣钱不易生活艰难。可是身边的姑娘日常嫌弃我的老土,嫌弃我的廉价,又看着她们满柜子的衣服,数不清的化妆品,包包换了一个又一个,我也就慢慢动摇。好在我从来不会透支消费,也禁止自己做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即使消费,也是在我工资承受的范围内。一个月六七千的工资,到手就少了大半,等打折,买新品,弄新发型等等,钱都砸在了这些无底洞里。好像别人今年都穿鱼尾裙,我就少了一件裙子,品牌宣传某种精华液的抗衰老成分,我若不买就会老十岁。在消费至上的大环境里,这种无脑式的跟风盲从,常常使我的生活捉襟见肘。
来魔都工作一年有余,至今存款还未过万,月月光让我不得不对我的生活方式进行了反思。因为有记账的习惯,翻看过往的消费记录,大头都在化妆品衣服饰品上。我可能陷入了一种病态的消费陷阱里,生活需求不是根据实际需要,而是被品牌宣传和社会氛围决定。于是我从各个方面开始强制自己消费降级。
1.化妆品
我的工作恰好是有关化妆品原料的分析检测,公司也经常让我调制简单的化妆品配方。目睹了市面上最流行的美白保湿抗衰老等原料的研发生产过程,每次急切地想要买化妆品的时候,我都会给自己洗脑,那都是不同的化学物质堆砌出来东西,想想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氯化亚砜四氢呋喃等物质吧。这样的暗示,虽然被大品牌检测更严格的反暗示不断冲击,却也起到了显著的效果。我开始摈斥了一切美妆产品,护肤品也只留下了粉水眼霜和面霜。这样突然的转变,在公司的同事看来,是这个人日渐邋遢了,我却觉得挺好。因为工作性质,穿白大褂,戴口罩,有时甚至得戴上护目镜。我不觉得把自己精心打扮一番,能让我今天的工作更轻松,相反占用了我更多的睡眠时间,让我不能有足够的精力应付繁重的工作。每天素面朝天,也没了卸妆前后的心里落差,也更加容易接受最真实的自己。
2.衣服饰品
这方面得感谢我有一个爱美的嫂子,年纪又相差不大。在我不断给自己洗脑少买衣服的时间里,都是靠她的二手衣服度日。所以即使我春夏不买衣服,一周七套衣服不重样,也是没问题的。特别想要爱美的时候,我就想穿上白大褂,没人知道你今天在服装搭配上用了心,何必浪费这个金钱精力呢?除了必须的防寒保暖的衣服,冬天我还真就没买一件多余的衣服。被别人说老土,也已经无所谓了,我又不是大明星,只是个底层出身的打工仔,有点钱不如存起来为以后生活做打算。衣着整洁得体,已经是我对生活抱有的最大仪式感了,追求时尚和美,太累了。
关于头发,不得不说,现在的年轻人秃头越来越早了。我总觉得在工作的这一年里,头发少了一半。我偶尔晚睡,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大,头发就像成熟了的蒲公英,风一吹,就散了。卫生间,床上,梳妆台前,梳子上,到处都是头发,简直可怕。所以我决定不乱整头发,不染,不扎,任其生长。顺应自然,才是减少秃头的最好选择吧。来自一个秃头女青年的哀伤。
3.周末聚会逛街
其实我是一个比较宅的人,周末聚会逛街的机会不太多,因为上海朋友少,也没什么出去进行人际维护的动力。消费降级以来,我更是减少了这种频率。我将自己大部分的空闲时间,都用看书写字填满。一周看一本书还多,一周写几篇随笔或者书评,时间就悄然流逝了。吃饭也很简单,打豆浆,水煮菜,两天都不用出门。以上海出一次门,逛一次街,几百块费用的标准来看,我周末只需要几块钱的食材,十几块钱的买电子书钱,简直不要太划算。我一直觉得,人丑就要多看书,虽然我也不至于那么丑,但是看了大量的书,接触到不同作者的精神世界,要比吃三顿火锅,看十场电影来得更充实。精神世界想要蓬勃生长,还是需要知识的滋养。
这次的消费降级,也由原来的强制意味,转变成了习惯。现在看待物质,要理智客观很多。至于我为什么下笔写了这样一篇我完全不擅长的文章,都是因为公司最近新来的实习小姑娘。还未毕业的姑娘,出身不知多少线的小县城,家庭条件实在一般。交了个男朋友,是因为对方大学时期背了个两万多的LV的双肩包。房租水电都要交不起了,买了一支香奈儿的口红。吃饭都舍不得吃,倒是为了一套好几百的职场套装果断剁手。玩单反,泡健身房,研究穿搭美妆,忽略这些哭穷,俨然一副衣食无忧的白富美生活模样。所以实在觉得痛心,原来被荼毒的,不只是我们这一代,还有下一代下下代的孩子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