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在进入未知的领域的时候,真的不能妄加评论,因为你不知道,这样就会很容易偏激。
在没有学习特殊教育之前,我对于特殊教育的认识也很偏激。我甚至不知道有特殊教育学校的存在。但是他就是存在,而且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三天的学习,虽说只是在这个领域的某些专题的一些很浅显的认识,以后的可以凭着自己兴趣进行学习。心理学的知识,真的很有必要认真的研究,对于一个老师来说,书本的那些知识不是不是什么难题,难就难在把握学生的心理。特殊教育课程的学习,丰富了我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学生的好多行为是不被理解的。我们看到学生的一些行为,总是会直接去制止。比如,在每一个教室里的墙壁上的都会贴一些公约,不准在教室里吃东西、不能大闹,不能这样,不能那样。。。但是没有哪一个学校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这在中国很习以为常的事情,在美国人看来却显得不可思议。
巴甫洛夫的唾液实验,斯金纳的箱子实验在研究室入学考试的时候,是认真的学过的,当时就觉得很有意思,很好,可是当我知道这是很早以前就已经在搞的研究的时候,我是挺失望的,但是后来当我走向工作的岗位的,这些不知道早已忘到哪里去了,理论与实践真的是很容易脱节。在遇见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感觉行动,从不会去找理论上的支持,也不知道怎么运用理论解决自己实际行动,在这一点上,我是要做出深刻的反思的。
教学不就是在进行行为的转化吗?但是这个转化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对学生进行批评,不能一味的制止,这是无效的,但是这确实是我一直在干的事情。我从未认真的思考过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我就是每天把自己弄的精疲力尽,把自己弄的没有一点自己的时间,但是就是一样的解决不了问题。
我不知道,在具体的实践上怎么实施?
当孩子在家里不断地故意做出一些不好的行为的时候,他是在故意地引起家长的注意,当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出一些怪异的行为的时候,也许他是在吸引老师的注意,也可能就是因为在课堂上学不会,他总的找个事情来干吧?
老师当面的制止只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这是我之前的看法。但是现在,我不这样认为,我觉得今天课堂上讲到的那一个点能够很好的解释这种行为。我尽量的把这个问题说的明白一些。
也就是说,老师的当面的批评更像是一种消极强化,这种行为方式就是在告诉学生,这样做就是能得到老师关注。学生不学的原因有很多。不幸的家庭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幸福,但是幸福的模式却是一样的。若是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就可能导致学生厌学。行为的转化就是要通过消退、强化不断地循环往复,是行为朝着积极的行为方向发展。
在回到工作岗位之后,我也要展开此项活动。认真的记录发生的细节。做一个档案集。这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件很有利于成长 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