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要把目标与结果混淆
目标和业绩,常常被混为一谈。
我们在这里想要彻底区分两者的关系:业绩是“我”要的结果,而目标是“客户”要的结果。这样容易理解一些吗?
打个比方,业绩与目标,就像硬币的两面,不重叠,不交叉,却紧密关联。
区分这个干什么用呢?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很多销售人在努力提高自己业绩时很辛苦,有时甚至觉得抓狂,想到那么高的销售指标,不知从哪儿抓起。
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了业绩上,我们所有的行为就变成了索取;
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客户的业绩上,我们的行为就变成付出,效果可能完全不同。
既然目标与业绩像硬币的两面一样密切相连,找到其中任意一个,另一个不也就找到了吗?
何以见得把注意力放在目标上就更容易呢?那是因为我们一下子有了帮手,就是获得了客户的帮助。只要我们追求目标,客户就变成了我们的同盟。
要达到业绩结果,我们需要向客户索要,客户凭什么给我们呢?我们给出的理由,就是我们的目标。说到底,目标就是客户的利益。
肯定会有人怀疑:你要我照顾对方的利益,谁照顾我的利益呢?先不用反驳。要不你就试试看,如果能帮助客户达到他们的业绩,没有人会空手而归。毕竟,没有谁能在街上捡到单面的硬币。
开口直接要自己渴望的业绩结果,谁都会,因为这是本能啊,只不过会觉得心虚,会感觉不安。如果开始思考客户要什么“业绩”,视野会突然开阔起来,心里也会更加踏实,不会感觉担心。
听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因为这是违反自己本能的。道理容易理解,做的时候就会忘记,又回到习惯的做法。
按照这个“新”的思路,让我们再回到业绩上来。当老板给了我们指标,该如何有效思考呢?
所谓思考,就是一系列的自问自答的过程,比如:
达成这个业绩指标,需要多少客户?多少什么样的客户?他们在哪儿?怎么与他们发生互动或者连接?怎么获得客户洞察?
这些客户为什么要“帮”我达到业绩?别说是客户出于关系或者好心,还是要在商言商。客户心里真正的理由,就是我们这里讲的“目标”,即他们自己要达到的结果。
如果客户得到了充分的“理由”,他们具体会怎么做?这么做是在日常工作中补充了空白,还是替代了什么原来的什么做法?
他们为什么不采用别的公司给出的理由,而单单采用我们的推荐呢?我们的理由优势何在?
为了“兑现”给出的“理由”,我需要做的活动是什么?需要多少预算?
这个过程就是围绕“目标”而不是“业绩”来进行的。为客户提供了理由,自然就拿到了自己的业绩。
说得轻巧,不是吗?是,首先要说得轻巧,才能做得轻巧。
反过来,以上哪个问题很难回答呢?
约不到客户,因为客户很忙。
我们需要解决客户“忙”的问题吗?不是!只要我们知道客户在忙些什么,也许就能找到我们与客户的关联,这才是有效目标;
那个客户公司老板很强势,每次拜访都显得不耐烦。
我们需要解决客户的性格问题吗?当然不是!正因为客户的强势,才会更少竞争对手,我们只需要顺利进入客户的频道,与客户共鸣即可。
跨部门的同事不靠谱,每次合作都不顺利。
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变得优秀吗?果真如此,我们的角色是什么?我们没有立场!真正的目标是让自己优秀到对方很难拒绝与我们合作。
觉得销售很困难,做销售不容易。
难道我们祈祷自己永远不会遇到困难吗?并不是啊,我们的目的是遇到任何问题,我们都能应对自如。
做得好好的产品,竟然落标了,这是个问题。
我们想要力挽狂澜吗?不是,我们要学会如何把中标的产品做得比对手更厉害即可。
销售业绩差,不知道如何向老板交代。
销售业绩好,就不需要交代吗?学会在没有业绩的时候,给老板信心和希望,前提是我们值得相信,让我们值得对方的期待。
总而言之:
1、方法不灵时,要盘点一下目标;
2.、我们要的目标,就是客户要的结果;
3、要先满足客户,才能满足自己;
4、方法不够的时候,先明确一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