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周,我在分答上问了鹦鹉史航一个问题,关于兴趣。在史老师回答的全部问题中,除了三个八卦问题外,这个点击率最高,点赞数也最高。大家为什么选择花一元钱去听史老师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原因无非两方面,一是与这个问题有共鸣,对自我兴趣迷茫,二是想听听成功人士是怎么寻找兴趣的。
“如果你觉得这件事痛苦,还得需要去坚持,那一定不是你真正的兴趣所在。”这话听起来像鸡汤,还是那种熬了八百年毫无营养的鸡汤。可是,对不起,它是真的。俞敏洪,对英语的兴趣让他开办了新东方。马未都,对收藏的兴趣让他从一个航天工厂的工人成为了大收藏家。当年明月,对历史的兴趣让他写的《明朝那些事儿》风靡了十多年。
有很多人在大学毕业时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找工作时不知道自己想找什么类型的工作。更有很多人正在怀着每天像上坟一样的心情上班,做着埋葬自己青春的工作。五年以后,你收获的可能只是平淡。十年以后,也许就是痛苦或懊悔,痛苦自己没有成长,懊悔自己当年浪费的青春。
所以,大学里应该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知自己,并寻找自己兴趣。
这项能力怎么培养?
第一,认知自己。很多同学不知道自己的性格,没听说过DISC、MIBT是什么,更没听说爱德华量表、卡特尔测验,也没有经过科学的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就去盲目试错。世上365行,虽说行行出状元,但你让不爱说话的人去做客服,让极度话唠的人去做研发,可能效果并不好。通过科学的性格测试和职业能力测试,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一般可以提供类似服务,你可以划定你适合从事的工作范围,有效降低试错成本。
第二,多多尝试。选定兴趣范围后,你需要做的就是在这些领域多加尝试。当前的时代为我们创造了很多尝试的平台,比如你喜欢码字,简书、今日头条、一点咨询、片刻等等都是你一展身手的好地方。比如你喜欢做ppt,秋叶大叔的ppt社群和群殴、锐普ppt论坛都可以尝试。只有试过以后才知道,自己的想象和现实之间是否有差距,才能确定以后应该走什么样的路。
2
小问和小中是同一年进的这家公司,并被分配到同一部门工作。入职后不到2年,他们所在的部门要被合并并要裁掉部分员工。小中愁眉苦脸,觉得自己运气不好。小问闷头不语,还每天在纸上写写画画,谁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一周后,单位领导层突然决定要从他两中选拔一个年轻干部作为新部门的副职,准备时间只有一天。小中是领导的意中人,觉得自己机会来了,又恢复了往常的意气风发。
选拔考试是演讲,要求规划到了新的部门要怎么做才能引导部门走出低谷。小中有领导的背书,尽管讲的都很常规,但看上去稳操胜券。而当小问出场,把一张逻辑清晰内容可行的规划发展路线图摆在领导面前时,大家才明白他一周前在纸上画的就是这个。结果自然是小问成功了。小问胜在哪里?
这就是大学要学会的第二件事:主动。正是他一周前主动思考的那张规划图,帮他赢回了这场战斗。
大学与高中最大的区别在于,大学是老师引导入门,学生主动探索;高中是老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很多同学觉得大学的课程简单,复习两个星期都可以考到90分。但四年结束,却没有学会遇到新问题或困难,应该如何主动学习和应对。
学校和职场最大的区别在于,职场上没有老师教你如何做工作,有的只有激烈的竞争。所有业务需要你自己从头学起。如果你没有主动意识,凡事等待别人教你帮你,对不起,你就是那个失败者。
培养主动能力,就一条方法,勤动脑子,并建立自己的学习方法。面对每一个新的课程,或技能,去验证自己的方法,然后不断修正。以后会再专门讨论。
3
上个月,我们办公室来了一个小伙子。进门以后,他说,您好,请问您这里需要打印机吗?当时我们都愣住了,这话从何说起,你又从哪儿冒出来的。于是,我问他,你是哪儿的,来干什么呢?接下来,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他说我是xx大学大四的学生。停顿了一秒钟,他说对不起,我说错了,我是xx公司的,我来问一下您这边对打印机有没有需要。可想而知,这样的销售员能卖得出去产品才见鬼了。这样的人,五年以后,十年以后,会被那些沟通能力强的人远远地甩在后面。
很多大学生没有工作经验,这一点问题都没有,没有谁生下来就有经验。问题在于,你不会,你还不学不问,沟通能力缺乏而不自知。工作水平不高,那你跟人打交道的能力,跟人聊天的能力,跟人正常交流的能力得有吧。不然谁知道你是谁你想做什么。
这就是大学应该学会的第三件事:沟通,也就是嘴要勤。上篇文章我写了职场新人能力不够时应该做到三点,这也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点。
这项能力又该怎么培养呢?
第一,是要多向嘴勤的人学习。大学里的学生会是锻炼沟通表达能力的重要场所,其中云集了学校里那些能张罗事儿的,能说会道的。你不会沟通没关系,你可以从看别人怎么沟通开始,看的多了自然就会了。如果你不屑于参加,只是窝在宿舍里打游戏、上网、看电影,四年蹭蹭蹭地过去,保不齐你也会像上面的小伙子一样,张嘴就说错话。
第二,要多动嘴。很多同学会觉得我平时聊天的时候话很多,可一到正经场合就紧张没话怎么办?多观察别人怎么做以后,抓住一切机会去模仿。比如,(1)他在开会时发言好在哪些方面,逻辑性强,表达清楚或者重点明确。(我到现在都会在各种场合把我认为优秀的人发言的逻辑语言记下来,回家复盘,包括三严三实的讨论会,这是多么严(wu)肃(liao)的会议)(2)如果让我说,我会怎么说。(3)我的想法和他的差距在哪里。开班会,小组会,交流会,哪怕是相亲会,任何一次人与人的沟通机会都是你精进一次的机会。
大学四年,一晃而过。毕业十年,也会一晃而过。也许你正在上大学,也许你已经大学毕业,都不要紧。从现在开始,趁年轻,趁早,好好培养上面的三项能力,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