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从粤东的一个小县城商调进广州,先安排在一所职工大学当教务员。记得到学校报到的那一天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女同志接待我,她留给我的印象是50开外的年纪,短发、衣着打扮简约大方、干练、性格不温不火。一眼可以看出是一位阅历丰富的老革命。经介绍,我才知道她就是一校之长。
随着工作上的接触,后来我了解到胡校长老家在四川,她读大学时就参加了抗日工作,解放前夕随部队南下搞土地改革,解放后组织又安排她回大学读书。这是一位如假包换的老革命,大家对胡校长的革命经历,既敬佩又非常感兴趣,背后戏称她是小说《红岩》里的“双枪老太太”。
那时办职工大学很不容易,学校没有独立编制,向主管部门要求调入老师或行政人员都很艰难。我初来时,学校处于建校前期,学生人数只有几百人,全校就她一个最高领导,既没有党委书记,也没有办公室主任和教务处长,胡校长一人顶仨,身兼数职,里里外外一把手。
办公的地方小,一间60平方不到的课室,硬是把它分成三个小房间,财务、文印、教务都在这里办公。胡校长没有独立的房间,她与我们教务员同处一室,所以老校长每天伏案工作的情景,每天忙碌的身影至今清晰可现,挥之不去。
胡校长做事认真、务实。每学期期中期末考试,胡校长会提前一天带着我们去准备考场,布置考室,俨然高考般。考试当天必巡堂,谁没按要求做好监考工作的话,那准挨批挨训。我领教过一次,那滋味比简单的罚款通报还难受。胡校长这种严谨的工作作风使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受益匪浅。
生活中,胡校长待人友善亲和,特别喜欢小孩子。一年一度的三八节有半天活动,她会让年轻的妈妈们带上宝贝一起参加,不额外收费。等到用餐时,第一时间就是关照让小朋友吃够。有时餐点份量不足,胡校长还有几个老教师,就说把她们那份让小朋友,那种谦让和关爱,让我们这些年轻妈妈非常感动。
胡校长勤俭办学,生活朴素。那时创业艰辛,每年寒暑假胡校长会动员学生回校粉刷课室,给黑板上油漆;要求老师们动手制作教具。如果文印室的投影机、油印机坏了,第一时间肯定不能送外维修,而应该赶快求救无所不能的同事小谢,让他来修理。校长经常说,能省则省,不能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当年胡校长工资比谁都高,可很少见她添置新衣服,就连每月剪头发的钱也节约了。因为她对剪发技术要求不高,能帮她把头发剪短就行,所以许多同事,包括我在内都成了她的理发师。
胡校长豪爽、乐观,还特喜欢唱歌。她有一把好嗓子,浑厚的女中音非常好听。每次新学会一首歌曲,她第一时间就会在午休时间唱给我们听。而我是她的忠实粉丝,不但认真听还要学唱。
面对我这个五音不全的人,胡校长很有耐心,先教歌词再教唱歌谱,苏联歌曲《三套车》《卡秋莎》还有中国歌曲《党啊,慈祥的母亲》《多情的土地》,就是当年从胡校长那里学会的。现在,每当这些歌的旋律从音箱里飘出,我就会想起教我唱歌的胡校长。
胡校长还是我政治上的引路人。她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年轻人不但要在业务上精通,还要在政治上追求进步!你头脑灵活,责任心强,能写点东西,是做办公室工作的料,要敢于给自己压担子。”她还指出我存在的缺点,比如时间观念问题,说话不够委婉,太过直接等等。
当时,一席话说得我热泪盈眶。现在回想起来,这样一位老革命、老领导、离休老校长,真诚地关心提携我这个小小的教务员,真心希望我进步,希望我更好,让我感到能在胡校长手下做事真是太造化了,是我这一生的福气。
借此文深切怀念已故的胡延璧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