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盛夏时节,我携妻带子在老家度暑假。那时的乡间田野,别是一番美景。极目远眺,山峦叠嶂,绿意盎然;近观四周,花团锦簇,蜂蝶起舞,园中果蔬竞相生长。微风拂过,一阵淡淡香味沁人心脾,人间最美丰收时!
七月末的早上,学校办公室樊主任来电,说是有个新教育的假期培训,让我看具体的招生简章尽快报名。挂断电话后,我便打开樊主任发过来的链接阅读招生简章,之后下午集中精力写了申请,第二日经过一番修改后便进行了申请提交。
数日后,新网师教务处发布招录的新学员名单,喜出望外的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222255何彦学,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第三中学,自此,222255便成了我在新网师唯一的专属标签。
从七月底的阴差阳错,不屑一顾加入,到八月份的入魔般跟随沉潜学习;从最初的的浪漫感知,到后来的深度认同与卷入,我的眼前愈来愈亮,心中愈来愈明,也逐渐对新教育倡导的“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极为认同。同时,对助力教师自我淬炼成长的四把金钥匙,更是笃信无疑。
钥匙一:
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
忆及个人阅读史,可谓是汗颜之至。从求学到如今,除过认真阅读课本及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几本书之外,其它方面涉列几乎为零。即便是有阅读,那也是星星点点,屈指可数。直到2022年8月份邂逅新网师,我的这种现状才从真正意义上得到改观。跟着新网师阅读群及英语研课组一路走来,才算是真正的开始踏上阅读之路,先后阅读了郝晓东老师的著作《未来教师》、2022版新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程晓棠教授的著作《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课例式解读初中英语》、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粗略算下来,阅读文字量累计达到了100 万余字。这对一个真正阅读的大师们来说,不值得一提,但对于我而言,这半年来的阅读却是量的积累与阶段性的质的飞跃。
与学习群的老师们一道学习郝晓东老师的力作《未来教师》,八月份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沉浸在其中,而且采用的就是书中提到的“啃读”之法,每天在导读问题、思维导图和助解视频的引领下,一点一点阅读。正如郝老师在书中所言,如啃馒头一样反复啃。当然,啃读的过程也完成了“人与知识”、“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三重对话,真的感觉是在内心燃烧着自己,读着书中的每一个词句,都能给人以外在赋能的力量,做一只犟龟的果敢前行,勇猛精进守护初心的新网师人的精神“肤色”,向下扎根,野蛮生长的向内求式发展,真的是让每个日子过得清澈而饱满,也更坚信勇毅前行方涌现。
九月份开始跟着辉霞老师,与新网师英语研课组“尺码相同的”伙伴们对标阅读,一小节一小节,一章一章,在导读问题的引领下,我们先后对比啃读了两版英语课标,并对其中涉及的重点理论知识及核心理念进行互讨交流,打通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所学理念能够更好的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够运用英语学习活动观去设计自己的课,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立己达人的美好愿景。
阅读,使每日忙碌无序的我烦躁的内心归于渴求与期待;阅读,升级了我的认知,改变我的行走方式。现在的自己,如果每天不阅读点什么的话,总觉得心里面空落落的,缺点什么。现在,虽不敢说读书如同吃饭睡觉一样自然而然,但是已然成为了我每天生活的一个部分,不可缺少。
钥匙二:
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
作为表达个人观点与思想的表现性写作,我更是没有勇气言说。因为阅读的输入量严重匮乏,导致大脑之中知识储备极为不足。因此,从工作至今,很是深刻的感受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极度尴尬与羞愧。但是,让人心中窃喜的是这个囧况,在过去的半年时间内,已然发生了悄无声息的变化。新网师与其它线上培训不同的是倡导学员们进行每日的学习打卡,郝晓东老师也在书中言道,让打卡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从有幸成为新网师的一员以来,我便跟着高水平的学习者老师们坚持打卡,从刚开始的三五百字到如今的千余字,坚持到现在有百余日,其中,坚持最好的是八月份跟着一起啃读《未来教师》的日子,连续31天没有间断过。接下来跟着课程组进行阅读课标的打卡,做得好的是自己能及时把课程组每次的主题大课和实践小课进行复盘总结,打卡内容先后有11次被打卡点评员置顶,13次被打卡点评员选为精选内容,这对我一个学员小白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励,每每看着他们暖心点评且富有激励性的评语时,让人浑身充满了前行的力量,也更坚定了打卡学习的前行步伐,因为在简书上有记录,到现在粗略统计下来有十万余字的写作输出。毋庸讳言,这些打卡记录是对我学习过程的一个记录,打卡的质量也有待提升。但是,回头看着自己这一路的禹禹而行的足迹,一股充实感从心底油然而生!这就是坚持下去的意义之所在;终有一日,会被自己走过的路,做过的事,坚持的打卡惊艳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随着岁月的流淌,坚持做下去便好。
钥匙三:
专业交往—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
“独行快,众行远。”这是我们都能够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其中意味不言自明。自从加入新网师英语研课这个网络学习共同体以来,一路走着,一路看着,一路听着,一路感受着,一路参与着,一路成长着.....在这个研课团队里面,真的是高手云集、卧虎藏龙,我们的课程讲师王辉霞老师是高级教师,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培”讲师,实力不必言说,关键是在我们研课时,以富有洞见的话语,循循善诱引导我们进行探究课标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直至打通;而我们的唐艳组长,新网师榜样学员,湖南省浏阳市青年精英教师、浏阳市初中英语学科带头人、初中英语名师工作室首席名师,无论每次的主题大课也罢,小课实践也罢,总会给我们分享一些她的真知灼见,给人以启迪;还有我们研课组的扈俊娥老师、湛礼兰老师、孟小梅老师、滕卫老师等都是各自所在区域的翘楚,每次的互动交流也少不了他们的睿智观点与一语中的式的点评,他们身上载有新网师人的精神肤色,他们用言行践行着“承担即成长“的理念。
反观自己,真的感到有些自惭形秽,有愧于待在新网师,感觉自己貌似游离于群体之外,没有真正融入其中,像极了一个吃瓜群众,所以成长自是不明显。不过幸好在2022年的12月20日,唐艳老师向我发出了邀请,她言说我的第七次预习作业做得很好,问我是否愿意在周四的主题大课前与大家分享一下。这对我一个新进学员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之前一直是默默地守候在电脑屏幕前聆听组内优秀的学员老师们分享自己的优秀作业,聆听着他们侃侃而谈,幻灯片制作更是用心至极,美轮美奂,着实令我艳羡不已。而我,连鼓起勇气与讲师连麦在群内分享自己的想法都不敢,这一次敢承担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吗?在经过一番短暂的思想斗争后,我答应了唐老师,随后便于滕卫老师对接具体事宜。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不断地打磨修改自己要分享的PPT,下午又自编自演的反复排练自己的分享内容;壬寅年夏至时节,下午五时多,我从学校匆匆赶回家参加滕卫老师组织的课前分享彩排,走了一下流程,试着在线共享自己的PPT,确保晚上分享时不出差错。随后,晚上18:30,伴随着《教育是一首诗》的美好音乐,我们的课前分享活动也按既定开始了,我的心也跟着跳动起来,很快要露脸与身处国各地的研课伙伴们见面了。在小学组董睿老师分享的过程中,真的是怕啥来啥,我的伙伴-电脑突然间断网了,怎么连都连不上,一时间我开始不安起来,这可怎么办?分享在即,自己却掉线了。心中也又了种种假设,妻子也跟着我是一顿紧张,帮着我调试电脑。最后,在经过重启以后,电脑也算是争气地连上了网,让我提到嗓子眼的忐忑心稍微舒缓了一下,紧接着在滕卫老师的连麦简短介绍后,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开始了我的分享,十多分钟后,随着一声“谢谢大家的聆听!”我的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是彻底落地了。而正是这次铭心刻骨的短暂分享活动,让我真正体会到了在专业交往中的惊喜与快乐。更为可喜的还有分享带给我的后续额外的惊喜,学段组长陈婷老师邀请我撰写第八讲的课程综述,课程组周燕老师让我修改自己的课例在新网师英语研课公众号刊发,这不正是前一次专业分享带来的一系列的额外奖赏吗?专业交往,在集体的洞见分享中,把个人推向一个制高点。
钥匙四:
课程作业—蜕皮式蝶变成长
在新网师学习,除了倡导的“三专”: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这三把金钥匙外,还有一把融合这三把钥匙的重器—课程作业,谈及课程预习作业及最后的过关作业,我相信每一个在新网师真正沉潜学习的人,都是铭记于心的。随着一路走过来,一次次的预习作业的掐点完成,一次次的穿越与蜕皮,回过头来再审视,不由惊叹于自己终于坚持下来了。
记得,每一次的预习作业公布时,课程老师会给我们在研课群分享研课资料包,这是需要我们自己用心去研读明晰思路,为接下来要完成的预习作业做准备。之后便开始长达数天的蜕皮式独立做预习作业的跋涉。研课组有老师曾说,每一次的预习作业,她都要花20多个小时才能完成,这一点都不夸张,我虽然没有学友的勇猛精进与深耕易耨,但是每次的作业完成耗时也在十小时以上;这样在尽力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后,我也算是按时交上了作业,前八次的作业也获得了课程批阅老师的肯定与赞扬,当然也陆续拿到了不错的成绩:90.5分,86分,90分,90分,91分,89分,90分,92分,六次优秀两次良好,均分89.8分的成绩对我一个新学期的学员来说已是不易和很大的鞭策与鼓励了,尤其是耗时三天撰写完成的8334字的《心怀空杯徐徐行,新英研课愫愫情》过关作业,得到了课程讲师王辉霞老师的高度肯定与学友老师们的一致好评,一下子让我内心激荡不已,喜悦与感激之情无法言说。经历这种蜕皮式的蝶变提升才算是真正的卷入学习。
此时此刻,屋外的高楼灯火辉煌,街灯流光溢彩,处处昭示着年关将至。置身仰望新教育的天空,是如此的清澈湛蓝,一群纯粹的尺码相同的人怀揣着对新教育的美好向往,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之名汇聚在一起,彼此点燃,彼此擦亮。往后的岁月,我愿继续日拱一卒追随新教育,仰望新空,在其引领下,孜孜以求,勇毅前行,以日以年,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